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语慰华颠。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此时还复借君诗,馀力汰辀仍贯笠。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这是一首五言诗,作者为南宋诗人陈师道。全诗共四联,每联由四句组成。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读:
第一联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 注释:嘲笑那些像蛇医一样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
- 赏析:这里的“蛇医”比喻那些贪婪自私的人,他们如同蛇医一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利益。而“寸腹”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贪婪吝啬的形象。整联表达了对这种贪婪行为的不满和讽刺。
第二联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 注释:即使像苍鹅这样无辜的动物也感到可怜,但是当它们被宰杀时却不敢发出声音。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苍鹅的无辜与被宰杀时的无奈,表达了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残忍行为。
第三联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 注释:竟然不知道在地下还有一头猪龙存在,它正躺在枕头上听着雷声。这个“猪龙”可能是指一种神秘或传说中的生物。
- 赏析:这里的“猪龙”是诗人想象中的神秘生物,可能是对某种传说或象征性事物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第四联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 注释:前年有个太守为了请求降雨,向天庭祈求雨水的到来。然而,雨滴却像撒豆子一样均匀地落在每个人的头上。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太守的祈雨行为与人们的期盼,以及雨滴的分布情况,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干旱的无奈。
第五联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 注释:太守回归故土后,龙也被放回泉中居住。人们至今仍在歌颂淇园的绿色之美。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太守与龙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淇园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第六联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 注释:我如今又遭受到了严重的干旱,疲惫不堪的百姓们只能流离失所。
- 赏析:这里通过表达自己对干旱带来的困苦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担忧。
第七联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 注释:寻找旧时的遗迹来祈求神灵的庇护。座上的客人仍然带着王子渊一起前来寻求帮助。
- 赏析:这里通过表达寻找神灵庇护的意愿和行动,以及座上客人的参与,展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依赖和虔诚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团结。
第八联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语慰华颠。”
- 注释:观看《中和》和《乐职》等诗歌的草稿,欣赏新的声音和精妙的语言,以安慰心灵。
- 赏析:这里通过展示诗歌创作的过程和欣赏作品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九联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 注释:早晨,一阵东风使泉水上的冰块融化,老蛟(一种传说中的龙)不禁泪流满面。
- 赏析: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动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到来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十联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 注释:奇特的词句试图逼迫龙飞升,但险峻的韵律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龙的高贵地位和诗人自身的局限性,表达了对于自我能力的认识和挑战的勇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
第十一联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 注释:不久将看到厚厚的积雪将覆盖牛群,谁会与春天的工匠一同掀起百虫?
- 赏析:这里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动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春天来临的期待和对于自然循环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季节变化的关注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