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庐山谣》。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送蹇道士归庐山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释义:万物都有知觉,都依赖呼吸而生存,谁居住时没有活动,就会感到空虚?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指六根)相攘,妇女们争相抢着坐席。
赏析:《庐山谣》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写了山中道士的生活状态。首句“物之有知盖恃息”是说万物都有知觉,都依赖呼吸而生存。接着两句“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描绘了道士在山上修炼时的状态,心无杂念,室内宁静,妇女们争相坐席以示尊重。后四句则写道士下山时的情景。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意思是说法师下山时,人们纷纷躲避他,只有山中的道士与他同行。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意思是说过去的人已经消失,留下的人也已经失去了方向,只有我自己还在寻找答案。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意思是说我修炼的过程就像绵绵不绝的微风一样,时间过得很快。我已经达到了内外合一的境界,只需要一弹指的时间就能完成修炼。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意思是说我在人间已经修炼了三千年,现在乘着白鹤飞回来和你一起游玩。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士下山时的情景以及他在修炼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道家修炼的高深境界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山下的人们和山上的道士,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