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
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
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
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苦言如药石,暝眩终见思。
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注释:
- 裕陵(唐敬宗李湛):唐朝皇帝,年幼时被封为广平郡王。
- 笔有云汉姿:比喻书法如天上的银河一样美丽,有气势。
- 连山象:指《易经》中的《连山易》,是古代占卜术之一。
- 秋辞:《离骚》中屈原所作的诗。
- 龙腾与虎变:形容事物变化迅猛,势不可挡。
- 狸、豹复何施:狐狸和豹子再怎么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追捕。
- 我穷真有数:我穷困的时候,就真的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 文字乃见知:通过文字才能让人知道真相。
- 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听说你参加科举考试的日子,你的妙语让人惊叹。
- 一日喧万口:一天之内,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议论纷纷。
- 惊倒同舍儿:让同宿舍的人都感到震惊。
- 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道路还这么漫长。
- 苦言如药石:苦言如同良药,能够治愈病痛。
- 暝眩终见思:在昏暗的环境中,直到最后才找到解决的办法。
- 屈伸反覆手:指做事要灵活,不能固执己见。
- 独于君可疑:我觉得你在这件事情上可能有些问题。
- 行矣及此时:走吧,现在正是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描写了陈伯修赴任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描绘陈伯修的形象、他的才华以及他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期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陈伯修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人对陈伯修的才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陈伯修的才华如同天上的银河一样美丽,有着独特的风格。这种评价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陈伯修个人才华的认可,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诗人对陈伯修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描绘。诗人描述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以及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陈伯修的成功之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诗人通过对陈伯修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例如,诗人认为陈伯修在处理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和机智,这与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相吻合。这种观察不仅揭示了社会现象的本质,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陈伯修能够在官场上取得成功,也希望他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期望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