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老来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每到平山忆醉翁,悬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儿笑相逢,齐歌万事转头空。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第一句: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译文:年轻时我就认识晁新城,我选择闭门不出,清理我的文坛地位。
注释:晁新城,指晁补之。闭门却扫,表示作者不愿意与权贵交往,保持自己的高洁。
赏析:诗人在年轻时就已经认识了才华横溢的晁补之,但他选择闭门不出,不与权贵交往,保持自己的清高。
第二句: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译文:我有自己谈论天文地理的能力,坐着就能让秦军感到压力。
注释:胸中自有谈天口,表示作者有深厚的学问和见识。坐却秦军发墨守,表示作者的学识和才华足以让人敬畏。
赏析:诗人自认为胸中有广阔的天地,有学问和见识,能够让人敬畏。
第三句: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
译文:有儿子也不为他谋取利益,就像虹霓吞吐云气一样,忘记了生活的艰辛。
注释:有子不为谋置锥,表示诗人不为自己的儿子谋取利益。虹霓吞吐云气,比喻生活的艰难困苦。
赏析:诗人以虹霓吞吐云气比喻生活的艰难困苦,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第四句: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译文:像太史一样恭敬地对待他,严、徐二公也不敢与他并驾齐驱。
注释:端如太史牛马走,表示诗人对晁补之的尊重。严徐不敢连尻脽,表示其他人不敢与晁补之相提并论。
赏析:诗人用太史来比喻晁补之的尊贵地位,严、徐二公都不敢与之并驾齐驱,表明了诗人对晁补之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与前四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 第五句: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
- 译文:徘徊不决时,您还在等待机会,我虽然枉屈了尺度(意即委屈了),但了解您的家规。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晁补之的敬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豁达胸怀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 第六句: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 译文:为了回避世俗的纷扰,我只好离开瀛洲,陪伴您真正地度过淮海岁月。
- 赏析:诗人通过避人去瀛洲,表现出了对现实社会环境的不满和逃避。
接下来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第七句: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
- 译文:在梦中,我有一座千仞高的仇池山,想要揽取我那青霞般的美梦。
- 赏析:诗人用千仞高的仇池山来形容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 第八句: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 译文:暂且回家与家人商量一下吧,我原本的道路通向西南。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这位宋代文学巨匠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