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入寺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注释:
- 曳杖入寺门:拖着拐杖走进寺庙的大门。曳杖,拖着拐杖行走的样子。
- 辑杖挹世尊:用手整理着拐杖(表示对佛的崇敬),以致敬佛。
- 我是玉堂仙:我本是天上的神仙。
- 谪来海南村:被贬到海南的一个村庄。
-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许多年的积德行善都耗尽了,但佛家的一炷香却能延续至午夜。
-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早晨随着乌鸦开始觅食,饥饿时只能吃扶桑(太阳)的余晖。
-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佛珠在光线下显得晶莹剔透,如宝石般璀璨。
- 来从佛印可:佛教中的“印可”,意为得到佛法的认可和指导。
- 稍觉魔忙奔:虽然感到有些困惑和迷茫,但内心逐渐平静下来。
-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静坐欣赏周围的景色,直到钟声将天色变黑。
-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收起心中的杂念,默默地感受内心的温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天上来到人间,历经磨难,最终归依佛门的人的内心世界。他经历了从仙人变为凡人的痛苦,感受到了人间的疾苦,也体验到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诗中通过对佛教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坚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