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注释】

谪居:指被贬谪。

何异:什么不同,如何。

靖节:陶渊明的字。

斜川:即斜谷,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渌(lù):深绿。

流:漂流。

中流:江中。

洑洄(fú huí):水流回旋。

泛泛:浮浮沉沉的样子。

鸣鸥:水鸟。

中流:江中。

洑洄:水流回旋。

舍舟步丘:舍弃船只步行上山。

有口:比喻自己。

可与饮:可以一起喝酒。

逢我俦:与我为侣。

过子:你的诗作。

似翁:像你一样。

唱而辄酬(cháng jì zé chóu):《庄子·渔父》:“孔子游于缁帷之上,弹琴悲愤,渔父见之曰:‘子非周仁者乎?’孔子愀然改容,曰:‘敢问至道’渔父曰:‘来!吾语汝先古之善游者乎!……’”后遂用为称美知音或志同道合的隐逸者的典实。

不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不知道陶渊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快乐。

点尔何如:你怎么样。

不与圣同忧:不是和圣人一样忧愁。

何所笑:为什么笑。

不为由与求: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赏析】

此诗是李白对好友孟浩然的赠答之作。孟浩然因避世隐居在襄阳鹿门山,故称“孟襄阳”。他与李白都是唐代有名的山水诗人,二人交谊深厚。此诗当是李白去访孟浩然时所作。首联写诗人自比陶潜,认为两人的遭遇相同;颔联以陶潜自比,谓自己虽不及陶潜,但仍然可以逍遥自在地游览斜谷;颈联写自己在船上闲卧,船随江流漂荡,自己却无所适从;尾联则表示自己虽然无才,却乐于与孟浩然等隐士为伍,并问及好友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彼此间深厚的友谊。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