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贞,原名居节,明代诗人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士贞,号商谷。
师文徵明,善书画。
工诗。
家本业织,籍隶织局。
织监孙隆召之见,不往。
隆怒,诬以欠官帑,拘系,破其家。
乃僦居于半塘,吟咏自如。
或绝粮,则晨起画疏松远岫一幅,令僮子易米以炊。
后终穷死。
有《牧逐集》。
生卒年:?-?
士贞,原名居节,明代诗人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士贞,号商谷。
师文徵明,善书画。
工诗。
家本业织,籍隶织局。
织监孙隆召之见,不往。
隆怒,诬以欠官帑,拘系,破其家。
乃僦居于半塘,吟咏自如。
或绝粮,则晨起画疏松远岫一幅,令僮子易米以炊。
后终穷死。
有《牧逐集》。
生卒年:?-?
舟行书事 沧江无数白鸥群,欹枕渔歌杳杳闻。 断港浅浮消雪水,薄阴微敛护霜云。 鸡鸣渐觉人家近,木落遥看浦溆分。 茶灶笔床舟一叶,布帆影里见斜曛。 注释: 沧江:指沧浪江或沧江,泛指江河。 鸥群:一群白色的鸥鸟。 欹枕:侧身而卧,倚靠在枕头上。 杳杳:遥远的样子,形容声音、气息等非常微弱。 港:河流中的汊道、码头。 消:消融、消失。 阴:天空中云的聚集处,这里指天边的云彩。 木落:树叶黄落,指秋天
《晚坐》 鸦背夕阳尽,柴门暮色初。 山寒渐风露,人语半樵渔。 落叶闻砧急,芦花映日疏。 年年楚江上,不见雁将书。 注释: - 乌鸦飞过夕阳的余晖,天色已晚,柴门前的景色刚刚入夜。 - 山中寒冷,随着时间推移,风和露水都显现得更加明显,村民们在交谈,有樵夫也有渔夫。 - 落叶被风吹动,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捣衣声,仿佛是砧石敲打出的声音。 - 芦苇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稀疏,映衬着秋天的景色。 -
落木寒云知几重,枇杷花下鹿麋踪。 家贫伏腊犹无计,山静朝昏惟有钟。 雨雪短衣凋薜荔,风尘长剑暗芙蓉。 悠然抱膝歌《梁甫》,伊吕之间是卧龙。 诗句释义与赏析 落木寒云知几重,枇杷花下鹿麋踪。 - 解读: 此句描绘的是深秋时节,树木落叶,寒云密布的景象。在这样一个萧瑟的背景中,诗人看到了在枇杷树下的鹿群和麋鹿,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古朴的自然画面。 - 赏析: 通过“落木”、“寒云”这些意象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赏析: 第1节: -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 描述山村清晨的景象,清霜覆盖,阳光照耀着树林中,而远处的村庄则显得朦胧而宁静。烟火稀少地飘散在浓密的灌木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第2节: -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一个荒村老树、雪中茅屋的景象,通过“黄云压地”、“积雪满山”等词句,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答案】 (1)译文:荒废的村庄只有几棵光秃的老树,鸟儿也少得可怜,隔着溪流,茅草房冒着淡淡的炊烟。 (2)译文:黄云压住了大地,家门紧锁深闭;大雪盖满了山坡,采樵的人还没有回来。 (3)译文:一棵梅花树上,我闲散无事在寻觅诗句;十年来漂泊江湖,感叹没有衣穿。
【注释】 抱病:生病。阮宣、鲁望:均为晋代人,此处泛指友人。蜡屐:用黄蜡涂在木头上制成的鞋。斫鲙亭:即斫鲙亭,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相传三国时刘备曾在此品尝孙权赠给他的鱼。飞鸿阁:即飞鸿阁,旧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山如画:指山景秀丽。料得:预料得到。猿:猿猴。独鹤、驯鸥:均指鹤和鸥,比喻隐者。 这首诗是诗人在患病中写的。首句“年年抱病足中秋”,写自己每逢中秋节必患疾病,而此时正是秋高气爽
《姚山人携酒同过陆园看梅花》是明代诗人居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第一句:“十亩芳园傍水涯,” - 诗意解读: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宽阔的十亩花园傍水而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 关键词:十亩、芳园、水涯 2. 第二句:“药阑莎径抱山斜”, - 诗意解读:通过药栏和莎径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 关键词:药阑、莎径、抱山斜 3. 第三句:“绿瓷小瓮携春酒
舟中梦后月明江清怅然有怀 月吐青山夜四更,梦回酒醒正寒生。 满空霜色白于雪,绕枕江流细有声。 注释:在船上度过的夜晚,月光如洗,青山倒映在江面上;深夜醒来,感到一丝寒意。四周都是一片霜白,犹如积雪一般。江水潺潺流淌,似乎在耳边低语。 蚕茧纸新教写字,龙香火暖听吹笙。 注释:使用新买的蚕茧纸来练字,感受着纸张的质感和质地;龙香炉中的香料燃烧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听着笙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初春书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青萝小屋绿莎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庭院景象,青萝(一种常绿植物)环绕在小屋周围,绿色沙墙上爬满了青藤。 2. 腊后梅花已试香:描述了农历腊月之后,梅花开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里的“腊后”指的是冬季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 3. 一斗东邻买桑落:这里的“一斗”可能是一个计量单位,表示少量的桑椹
解析 1.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壬午元旦:指壬午年(2022年)的元旦。 - 钟鼓高城送腊徂:钟鼓声在高高的城墙上回响,告别了旧年的腊月。徂,古文中指结束或离去。 - 云霞曙色上桃符:清晨的云霞映照在红色的春联“桃符”之上。曙色,天边泛着鱼肚白时的颜色,也指拂晓时分。 - 日随岁月开三始:太阳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了新的一年的三个重要阶段——春节、清明和端午。 - 春与莺花到五湖
岑徵,字金纪,号霍山。 南海人。 明思宗崇祯间诸生。 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 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 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 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 坎壈以终。 著有《选选楼集》。 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生卒年
沈春泽是明代的诗人。 字雨若。他出生于江苏常熟,后移居至白门(今南京)。在艺术领域,沈春泽不仅诗才横溢,还擅长草书和绘画兰竹,深受赵孟頫影响。他的诗作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格,其作品集《雨若吟稿》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其诗歌创作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