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背夕阳尽,柴门暮色初。
山寒渐风露,人语半樵渔。
落叶闻砧急,芦花映日疏。
年年楚江上,不见雁将书。
《晚坐》
鸦背夕阳尽,柴门暮色初。
山寒渐风露,人语半樵渔。
落叶闻砧急,芦花映日疏。
年年楚江上,不见雁将书。
注释:
- 乌鸦飞过夕阳的余晖,天色已晚,柴门前的景色刚刚入夜。
- 山中寒冷,随着时间推移,风和露水都显现得更加明显,村民们在交谈,有樵夫也有渔夫。
- 落叶被风吹动,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捣衣声,仿佛是砧石敲打出的声音。
- 芦苇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稀疏,映衬着秋天的景色。
- 每年都会在楚国的江边,看到大雁南飞,但从未看到它们带着书信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首句”乌鸦飞过夕阳的余晖,天色已晚”,生动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农村景象,夕阳西下,乌鸦归巢,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第二句”柴门前的景色刚刚入夜”,又进一步展现了农村夜晚的宁静与安详,只有柴门前的景象还保持着白昼时的热闹与喧嚣。
第三句”山中寒冷,随着时间推移,风和露水都显现得更加明显,村民们在交谈,有樵夫也有渔夫”,通过描绘山中气候的变化,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村民们白天忙碌于田间劳作,到了夜晚则聚集在一起交谈,有樵夫也有渔夫。
第四句”落叶被风吹动,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捣衣声,仿佛是砧石敲打出的声音”,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现了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六句”芦苇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稀疏,映衬着秋天的景色”,通过描绘秋景,展现了农村秋天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每年都会在楚国的江边,看到大雁南飞,但从未看到它们带着书信回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人的牵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