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赏析:

第1节:

  •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 描述山村清晨的景象,清霜覆盖,阳光照耀着树林中,而远处的村庄则显得朦胧而宁静。烟火稀少地飘散在浓密的灌木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第2节:

  •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 “欲和楚吟”指的是诗人想要模仿楚国诗人屈原的诗韵,但感觉无法完全表达出那种纯净的美。“少黄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色彩的渴望,希望作品中有更多的金黄色彩,以增添画面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第3节:

  •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 此句描绘了一幅鹰击长空、风起云涌的画面,表现出一种动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以及自然界的变化对他情感的影响。

第4节:

  •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悲欢”与“疾”的结合,表现了人生的苦乐交织和情感的波动,同时也暗喻了年华易逝,青春不再。

翻译: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居节的作品,通过对四季变换的描写,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感慨。居节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在诗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