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
尝闻鲁获麟,西狩此其所。
去鲁今千年,秋风几离黍。
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苎。
垂荫满芳洲,清湍激回渚。
落日下西皋,苍然见平楚。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
不知水堰开,夜听舟人语。
嗟余老无成,白发事行旅。
明发不得休,晨飧带沙煮。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的作品。李益(约745年—约813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大历四年进士,授郑县尉,久不得志,建中初归隐,退居洛阳旧隐。工诗。与王建、元稹、白居易交游。其诗辞令高雅,情思渺茫,多感伤之音。

具体如下:

泊鲁桥次九逵韵    
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    
尝闻鲁获麟,西狩此其所。    
去鲁今千年,秋风几离黍。    
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苎。    
垂荫满芳洲,清湍激回渚。    
落日下西皋,苍然见平楚。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    
不知水堰开,夜听舟人语。    
嗟余老无成,白发事行旅。    
明发不得休,晨飧带沙煮。    

译文:

我停靠在鲁桥的岸边小憩,心里却感到一种莫名的阻碍。曾经听说鲁地捕获了麒麟,于是皇帝就在这里进行狩猎活动。现在已经过去了千年,我在秋风中想起了过去的生活。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乘着扁舟游览了四周的风景。
树木的影子覆盖在芳美的湖岛上,清清的流水撞击着岸边的小洲。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看到一片平坦的地方。归巢的鸟已经很少,一座野寺的钟声刚刚响起。我不知道河水什么时候会泛滥,夜里听着船夫们谈话的声音。
感叹自己老了没有成就,白发让我不得不离开故乡去旅行。第二天早晨出发,只能吃带着泥沙的食物煮成的粥饭。

注释:

  • 鲁桥:地名,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
  • 鲁获麟: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其中一部分封给了周公旦的兄弟伯禽,周公旦后来成为鲁国国君。而周武王的弟弟季历的儿子伯邑考则被杀死。这个故事在后世被解读成了“周公诛兄”的故事。
  • 西狩:指在西部狩猎,也就是到西方去打猎的意思。
  • 鲁:鲁国的别称,春秋时鲁国国君自称鲁侯,所以又称鲁侯。
  • 秋:秋季。
  • 扁舟:小船。
  • 芳洲:美丽的湖泊或者园林。
  • 清湍:清澈的急流。
  • 落日:夕阳下山的景象。
  • 苍然:形容颜色苍白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天色。
  • 野寺:郊外的寺庙。
  • 水堰:古代的一种水利设施,用泥土或石头堆砌而成的防洪堤坝。
  • 沙水煮粥:用水淘洗米粒然后煮成粥。

赏析:

这首诗是李益的《登鲁桥驿》一诗中的一首,描写了诗人在鲁桥停留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回忆与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