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阑珊春欲老。
雨洗风吹,一夜都如扫。
檀板不闻樽不倒。
油栏辜负倾城笑。
我试撩君君不报。
君自无情,得我旁人恼。
花若有知花亦懊。
明年定不虚开了。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它通过描写春天的花朵,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花事阑珊春欲老。
- “花事阑珊”:形容春天的花事已经接近尾声,春天即将过去。
- “春欲老”:春天快要结束了。
- 雨洗风吹,一夜都如扫。
- “雨洗风吹”:雨水冲刷,风儿吹拂,使花瓣上沾满水珠,如同被清扫一般。
- “一夜都如扫”:一夜之间,所有的花瓣都被雨水滴打,仿佛被清扫一般。
- 檀板不闻樽不倒。
- “檀板”: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琵琶等乐器。
- “樽”:酒杯。
- “不闻”:听不到声音。
- “樽不倒”:酒杯没有倒掉的意思。
- 油栏辜负倾城笑。
- “油栏”:古代的一种建筑,类似现代的亭子或廊子。
- “倾城笑”:全城的人都笑了。
- 这里的”倾城”指的是整个城市的人。
- 我试撩君君不报。
- “我试撩君”:我尝试去吸引你。
- “君不报”:你没有回应我。
- 君自无情,得我旁人恼。
- “君自无情”:你对自己很冷漠。
- “得我旁人恼”:这让我感到烦恼。
- 花若有知花亦懊。
- “花若有知”:如果花朵有知觉。
- “亦懊”:也会感到懊悔、遗憾。
- 明年定不虚开了。
- “明年定不虚开”:明年一定会重新开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在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花朵在雨水和风的洗礼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然而,作者却因为不能打动对方的心而感到烦恼。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信明年的花朵一定能够重新开放。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