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阑珊春欲老。
雨洗风吹,一夜都如扫。
檀板不闻樽不倒。
油栏辜负倾城笑。
我试撩君君不报。
君自无情,得我旁人恼。
花若有知花亦懊。
明年定不虚开了。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它通过描写春天的花朵,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花事阑珊春欲老。
  • “花事阑珊”:形容春天的花事已经接近尾声,春天即将过去。
  • “春欲老”:春天快要结束了。
  1. 雨洗风吹,一夜都如扫。
  • “雨洗风吹”:雨水冲刷,风儿吹拂,使花瓣上沾满水珠,如同被清扫一般。
  • “一夜都如扫”:一夜之间,所有的花瓣都被雨水滴打,仿佛被清扫一般。
  1. 檀板不闻樽不倒。
  • “檀板”: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琵琶等乐器。
  • “樽”:酒杯。
  • “不闻”:听不到声音。
  • “樽不倒”:酒杯没有倒掉的意思。
  1. 油栏辜负倾城笑。
  • “油栏”:古代的一种建筑,类似现代的亭子或廊子。
  • “倾城笑”:全城的人都笑了。
  • 这里的”倾城”指的是整个城市的人。
  1. 我试撩君君不报。
  • “我试撩君”:我尝试去吸引你。
  • “君不报”:你没有回应我。
  1. 君自无情,得我旁人恼。
  • “君自无情”:你对自己很冷漠。
  • “得我旁人恼”:这让我感到烦恼。
  1. 花若有知花亦懊。
  • “花若有知”:如果花朵有知觉。
  • “亦懊”:也会感到懊悔、遗憾。
  1. 明年定不虚开了。
  • “明年定不虚开”:明年一定会重新开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在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花朵在雨水和风的洗礼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然而,作者却因为不能打动对方的心而感到烦恼。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信明年的花朵一定能够重新开放。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