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
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
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
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
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下有小注:“阻雨九逵。” 九逵,即京城的九条主要街道。
次韵九逵阻雨:我被阻在了京城的九条主要街道上,无法前行。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飘风:狂风。
明发:天明。客子:游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愁闻:听到。
流潦:洪水,积水。
沙痕:泥沙堆积的痕迹。已逐沙痕没:已经随泥沙堆积淹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
不忍前行忧虑,半夜醒来头发白了。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
四月:四月份,天气渐暖。重裘:厚重的皮衣。怪事:令人惊异的事情。吁可咄:叹息声。
慌忽:忽然之间。梦吴江:梦到吴江(今江苏苏州)。
香羹:用各种香料做成的美食,春天时吃鳜鱼(一种淡水鱼,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最好。
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并非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感到忧愁,而是在远方旅途中心情焦急,难以排遣。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京城九逵的感慨之作,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因阻于京城九逵,无法前行而深感忧虑的心情。首句“飘风终夕号”,描绘了狂风肆虐的场景,为下文的“客子念明发”做铺垫。第二句“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则写出了他听到雨声和泥泞的声音时的忧愁之情。接着第三句“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则写出了他看到洪水淹没道路、乌云遮天蔽日的景象而产生的忧愁之情。第四句“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则写出了他看到青枫树被泥沙掩埋的情景而产生的忧愁之情。最后一句“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则是他因为忧愁难耐而半夜醒来白发苍苍的描写。整首诗通过黄庭坚对京城九逵的描写,表达了他因阻于京城九逵而心生忧愁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