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
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
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
抑为阮嗣宗,臧否两含糊。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陈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诛。
皎如大明镜,百陋逢一姝。
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
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
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
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

【注释】1.刘壮舆长官:指宋代诗人刘子翚。长官,官名;堂:家宅。2.闲燕言仁义:闲暇谈论仁义。3.是非安可无:什么是非?怎能没有呢?4.非非义之属:不是属于正义的范畴。5.是是仁之徒:属于仁的人。6.非非近乎讪:不是属于正义的范畴,接近于诽谤。7.是是近乎谀:属于仁的人,接近于奉承。8.当为感麟翁:应当成为受麟祥之佑的老者。9.善恶分锱铢:善恶分明,斤斤计较。10.阮嗣宗:三国魏人阮籍字嗣宗。臧否两含糊:对是非好坏都模棱两可。11.刘君有家学:你的家学深厚。12.三世道益孤:你的家族中三代人都以儒学为业,现在你独自继承家风。13.陈古以刺今:引用古代典籍来讽刺现实。14.紬史行天诛:读史书,实行上天所定的刑罚。15.皎如大明镜:像明亮的镜子一样明亮。16.百陋逢一姝:众多污点遇到一个美好的东西。17.鹗立时四顾:鹗鸟立在高处四下观望。18.何由扰群狐:怎样才能不扰乱狐狸群居?19.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建造了一座名为“是是”的堂屋,自己说走的是平坦的道路。20.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孜孜不倦地称赞好人,而不好的人自然远离。21.愿君置座右:希望你将这句话放在座右(即座位右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2.此语禹所谟:这是夏禹所考虑的事。谟,谋划、计策。23.禹:指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

【赏析】

本诗首二句写刘子翚与长官的对话,表现他对于道德问题的深刻思考。“闲谈仁义”四句,提出道德问题,认为是非善恶不可混淆。以下十句写他的道德观念及行为方式。

前六句用反问的方式,说明道德的重要性,强调是非善恶必须分明。“是非安可无?”是说是非不分,社会就乱套了。“是非安可无?”也是说,没有是非,社会就没有秩序。这里所说的“是非”,主要是指道德上的善恶。

中间十二句,写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非非义之属”,是说不属于正义范围内的,就是恶的;“是是仁之徒”,是说属于仁的范围的,就是善的。他认为只有符合正义范围的道德才是善的,不符合正义范围的道德就是恶的。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但过于绝对化,不能笼统地说凡是不属于正义范围的就是恶,凡是属于正义范围的就是善。

“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两句分别用反问的方式指出,属于正义范围内的就不是诽谤,属于仁的范围的就近乎奉承。这是对前面所说道德观的具体应用,说明只有合乎道德的行为才是正当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最后八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当为感麟翁”,意思是应该成为被麒麟祝福的老人。“善恶分锱铢”,是说区分善恶要斤斤计较,丝毫不能马虎。“抑为阮嗣宗”,用阮籍的典故来表达这一思想。“臧否两含糊”,既说好也说坏,既不说好也不说坏。“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意思是你家族中三世都以儒学为业,现在你独自继承家风,道业更加孤独了。

“陈古以刺今”,引用古代典籍来讽刺现实。“陈古以刺今”,意思是引用古人的典籍来讽喻当今的社会现象,也就是用古代的思想来批评当代的政治腐败。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态度。

“絜如大明镜”,比喻为明镜高悬,能够洞察一切。“百陋逢一姝”,意思是众多的污点遇到一个美好的东西,比喻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战胜恶劣的品质。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道德观念。

“鹗立时四顾”,意思是鸱鸮鸟立在高处四下观望,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鸱鸮鸟的威武和威严。这两句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通过鸱鸮鸟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