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苕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覆苕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耳,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清远舟中寄耘老
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苕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覆苕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耳,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注释:
- 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 “小寒”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此时节寒冷尚未完全过去,但已经接近春天的开始。
- “梅花岭”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用梅花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万壑千岩”指的是无数的山壑和岩石,形容地势险峻、景色壮观。
- “背人境”可能是指远离人群、独自面对大自然。
-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 “清远”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名字或者是一个比喻,表示清净、远离尘世的意思。
- “聊为泛宅行”可能是指暂时在这里停留、游览。
- “一梦分明堕乡井”可能是指在梦中回到了故乡,但实际上却身处异地。
-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 “觉来”可能是指醒来之后的情景。
- “湖山”指的是湖泊和山峦,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 “鸭绿波摇凤凰影”可能是描绘湖面上的鸭子在游动时,波纹摇曳,仿佛凤凰的影子也在其中舞动。
-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苕水湄。
- “海陵居士”可能是指居住在海边的居士,这里的“海陵”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用来代指海滨地区。
- “无云梯”意味着没有架设梯子可以直达山顶,形容山路陡峭、难以攀登。
- “岁晚”可能是指年末时节,或者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岁月流逝。
- “结庐苕水湄”可能是在苕水的河边搭建房屋居住,这里的“苕水”指的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可能是当地的一条重要河流。
-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 “山腰”指的是山坡上的位置,可能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苍玉佩”可能是用青玉制成的佩饰,代表着高贵和纯洁的品质。
- “野马不受黄金羁”可能是形容不受金钱诱惑的豪情壮志或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
-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 “车盖”可能是指车上的篷盖,也可能是指车辆的顶部结构。
- “猎猎”可能是指风吹过的声音,形容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 “清流”指的是清澈的水流,可能是形容门前的河流或其他清澈的水域。
- “笑倚清流数鬓丝”可能是坐在清澈的河水边,悠闲地靠在船上数着自己的头发。
-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覆苕水。
- “汀洲”指的是岸边的小洲或沙滩,可能是形容地理位置的特点。
- “春风起”可能是指春风拂面、带来温暖的气息。
- “白蘋吹花覆苕水”可能是描述春天里水面上漂浮着白色的苹花,随风轻轻摇曳的景象。
-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 “飘蓬”可能是指漂泊不定、四处流浪的状态。
- “沧浪”可能是指广阔的海洋,也可能是形容心情忧郁、悲伤的情感。
- “泪如洗”形容眼泪像水洗一样,非常悲伤。
-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 “北雁南来”可能是指候鸟从北方飞向南方的景象。
- “遗素书”可能是形容书信传递的方式,也可能是形容书信内容的重要性。
- “大浸没我庐”可能是描述洪水淹没了自己家园的情景。
-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 “清斋十日”可能是指一段时间内保持简单朴素的饮食习惯。
- “不然鼎”可能是形容不依赖炊具而进行烹饪的情况。
- “曲突”可能是指改变烟囱的方向或形状,也可能是形容对事物进行巧妙处理或调整的情况。
- “巢龟鱼”可能是形容乌龟在水中筑巢或小鱼在水中觅食的情景。
-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 “玉粒”可能是指珍贵的玉石制成的粮食,也可能是形容珍贵稀有的食物。
- “贱如水”可能是指价格低廉到无法计算的程度,也可能是形容物品的稀有程度极高。
- “青铜欲买囊已虚”可能是形容为了购买青铜器而耗尽了家中的储备或钱财。
- 人生百年如寄耳,七十朱颜能有几?
- “人生百年”可能是指人的一生只有一百年的时间。
- “如寄耳”可能是形容人生短暂如同临时寄居一般。
- “七十朱颜”可能是形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老的过程。
- “能有几?”可能是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 “有子休论贤与愚”可能是表示不要过分纠结于子女的聪明与否或品德好坏的问题,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的发展。
- “倪生枉欲带经锄”可能是形容一个人虽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却没有实际运用它们的能力或机会。
-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 “天南”可能是指遥远的南方,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方向。
- “东坡叟”可能是以苏轼(苏东坡)来称呼他的朋友或同辈人,可能是因为苏轼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和影响力。
- “平生废读书”可能是表示因为忙于其他事情而忽视了读书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如山水、湖泊、船只、马车等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人的情感变化也贯穿始终,从最初的陶醉与欣喜,到后来的孤独与忧伤,再到最后的释然与淡然。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相互影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