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
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
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
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
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
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
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
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
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
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
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
是时最少年,白皙未有髭。
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
勇于鞲上鹰,不啻囊中锥。
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
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
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
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
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
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
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
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
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
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

【赏析】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是唐代文学家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赴任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

一、二句:“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分别的日子已经迫近了,见面之日却遥不可及。这里的“苦”字用来形容作者离别时的心境,“苦”字也表现了他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而“未可期”则表明相见之日尚在遥远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又透露出他对与友人重逢的期盼,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充满了离别与期待交织的氛围。

三至八句:“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

这三句诗的意思是:为什么要吝惜这一天呢,让我们共同举杯畅饮。人的生命刚开始时非常快乐,就像棋盘上的一盘棋。你走每一步,我看你怎样应对,成败得失全在你手中,而我却是无能为力。为什么还唉声叹气呢?实在是因为结识得太晚了。回想起来,我们并非亲朋旧识,只是听闻过你的名声罢了。没有见过你常常担忧忧愁,见到他时他的忧虑就全都显露出来了。我们的交往时间并不长,所以分别之时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就像是一只在天上飞翔的云间鹤,影子掠过池塘,虽然可以看见它的存在,却无法追赶上它的身影。

这三句诗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相逢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鼓励。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情又真挚,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充满了离别与期待交织的氛围。

九至十四句:“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是时最少年,白皙未有髭。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勇于鞲上鹰,不啻囊中锥。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

这几句诗意思是:我本来是蜀地的学子,能够谈论你在年轻时的事情。当初你担任成都县的官员时,治理狱政的地位很低。你有非凡的才能,连地方长官都忘记了与你平起平坐的身份。那时的你年纪最小,还没有胡须。你擅长饮酒作诗,敢于在高空中放飞鹰隼,这就如同口袋里的锥子一般锐利。离开蜀地不久后,再次被任命为县官。管理簿册文书繁忙到极点,但他指挥自如,毫无疑滞。一年之后便熟练地掌握了管理百姓的技巧,不再使用繁琐的文字命令。两年下来,民众都信任他,不再需要官府下发文书。第三年厌倦了闲暇的寂静生活,整天致力于纺织之事。有人来访,他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招待客人,喝醉了酒也不推辞。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了,当地人民仍然对他的离去感到惋惜和叹息。直到后来,东川的人们都赶到这里观看你的到来,观者如堵。然而只有东方的人欢喜,而西方的人却感到悲伤。现在你又接替了我的职位,世间人事真可谓千变万化啊!

这几句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地方人们对他离去的反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不同态度和社会风俗人情的变化。

十五至十七句:“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人生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欢乐的,就像下棋一样,你走每一步我都看着,成败得失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为什么还要唉声叹气呢?实在是因为结识得太晚了啊。回想起来,我们并非亲朋旧识,只是听闻过你的名声罢了。没有见过你常常担忧忧愁,见到他时他的忧虑就全都显露出来了。我们的交往时间并不长,所以分别之时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就像是一只在天上飞翔的云间鹤,影子掠过池塘,虽然可以看见它的存在,却无法追赶上它的身影。

这几句诗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通过将人生比作下棋、将相聚与别离比作棋子的生死、将朋友比作云间鹤等手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时刻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鼓励。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情又真挚,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充满了离别与期待交织的氛围。

十八至二十句:“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是时最少年,白皙未有髭。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勇于鞲上鹰,不啻囊中锥。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

这几句诗意思是:我本来是蜀地的学子,能够谈论你在年轻时的事情。当初你担任成都县的官员时,治理狱政的地位很低。你有非凡的才能,连地方长官都忘记了与你平起平坐的身份。那时的你年纪最小,还没有胡须。你擅长饮酒作诗,敢于在高空中放飞鹰隼,这就如同口袋里的锥子一般锐利。离开蜀地不久后,再次被任命为县官。管理簿册文书繁忙到极点,但他指挥自如,毫无疑滞。一年之后便熟练地掌握了管理百姓的技巧,不再使用繁琐的文字命令。两年下来,民众都信任他,不再需要官府下发文书。第三年厌倦了闲暇的寂静生活,整天致力于纺织之事。有人来访,他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招待客人,喝醉了酒也不推辞。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了,当地人民仍然对他的离去感到惋惜和叹息。直到后来,东川的人们都赶到这里观看你的到来,观者如堵。然而只有东方的人欢喜,而西方的人却感到悲伤。现在你又接替了我的职位,世间人事真可谓千变万化啊!

这几句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地方人们对他离去的反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不同态度和社会风俗人情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