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此信偶然,或云数使之。
王城多高爵,要路人争驰。
公来席未暖,去不淅晨炊。
屡为蜀人得,毋乃天见私。
吾徒本学道,穷达理素推。
况为二千石,所至可乐嬉。
细思为县日,宾友存者谁。
或终卧茅屋,或去悬金龟。
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门楣。
感时何倏忽,抚旧应涕洟。
紫绶著更好,红颜蔚不衰。
权奇玉勒马,阿那胡琴姬。
逢人可与乐,慎勿苦相思。

【注释】:

嗟此信偶然,或云数使之。

嗟惜这书信的偶然到来,也许是命中注定要来。

王城多高爵,要路人争驰。

京城里有很多高官显爵,有才能的人争相赶着去。

公来席未暖,去不淅晨炊。

你的来访让主人还未准备就绪的早餐都变得冷了,你离去时也没有人给你做饭吃。

屡为蜀人得,毋乃天见私。

你频频来到蜀州,莫非上天在暗中偏袒。

吾徒本学道,穷达理素推。

我们这些读书人本来追求的是道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

况为二千石,所至可乐嬉。

何况你是担任两千石的大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使人欢乐。

细思为县日,宾友存者谁。

仔细想想当县令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朋友还有谁还健在?

或终卧茅屋,或去悬金龟。

或者最后死在草屋中,有人死后悬挂着金龟。

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门楣。

或者已经列入鬼录之中,坟墓上的树木如同门楣。

感时何倏忽,抚旧应涕洟。

感叹时间过得多么快,想到过去的事情应该流泪叹息。

紫绶著更好,红颜蔚不衰。

紫色的官服更加好,红色的容颜永不衰老。

权奇玉勒马,阿那胡琴姬。

有权有势的人骑着玉勒马,有一个弹琴的歌伎阿那。

逢人可与乐,慎勿苦相思。

遇到这样的人可以与他同乐,千万不要苦苦地相思。

【译文】:

嗟惜这书信的偶然到来,也许是命中注定要来。

京城里有很多高官显爵,有才能的人争相赶着去。

你的到来让你的主人还未准备就绪的早餐都变得冷了,你离去时也没有人给你做饭吃。

你的来访让主人还未准备就绪的早餐都变得冷了,你离去时也没有人给你做饭吃。

仔细想想当县令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朋友还有谁还健在?

或者最后死在草屋中,有人死后悬挂着金龟。

或者已经列入鬼录之中,坟墓上的树木如同门楣。

感叹时间过得多么快,想到过去的事情应该流泪叹息。

紫色的官服更加好,红色的容颜永不衰老。

有权有势的人骑着玉勒马,有一个弹琴的歌伎阿那。

遇到这样的人可以与他同乐,千万不要苦苦地相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友人梓州的诗作。诗人借对友人的送行,抒写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以议论入诗为主。首联点明友人远行的原因,颔联写友人之才高、地位重;颈联写友人之才高、地位重;尾联写友人之才高、地位重;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担忧。

诗的前四句是第一层,写友人远行的因由和原因。诗人说,这封信是“偶然”到来的,也许是命运注定要来的。这是说,朋友远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也许这是命运使然,也是命中注定的。诗人用“或云”二字领起后两句,表明他对这种偶然性的看法。他认为,朋友远行,既是命中注定的,那就应当去赴任,不必感到惆怅和惋惜。

中间两联是第二层,写友人之才高、地位重而备受人们欢迎。从“王城多高爵”开始,诗人列举了京城里有许多高贵显赫之人的情况,然后写到“要路人争驰”。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京城里的高官显爵甚多,所以能文之士争相到京任职。“公来席未暖”一句中的“公”是指友人,他来访的时候主人还未准备好饭食接待他。可见他来访的时间并不早。“去不淅晨炊”,意思是说,你走的时候还没有人给你烧早饭呢。“去不淅晨炊”,意思是说你离开时还没有人给你烧早饭呢。“屡为蜀人得”以下六句,则是进一步写他的才华和地位。“或终卧茅屋”、“或已登鬼籍”、“或已登鬼籍”,都是说他最终的结局。这里诗人用了三个假设:“或终卧茅屋”、“或已登鬼籍”、“或已登鬼籍”,都是说他们最终的结局。诗人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或终卧茅屋”,用的是东汉严光的故事;“或已登鬼籍”,用的是《世说新语》上记载的一个故事。严光曾做过汉光武帝的老师,但他不愿意出山做官,于是便隐居在家乡浙江的富春江畔,后来严子陵钓台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据《世说新语》记载:晋朝的殷仲堪被罢官以后,回家乡避乱,住在一个别墅里。当时正赶上大旱,田地里一片枯焦,老百姓十分困苦。他问管家:“为什么不给水井加水?”管家回答说:“已经加了。”殷仲堪说:“我听说人才难求啊!”于是就向朝廷上书推荐谢安、谢万等人,并请他们到自己的别墅来游玩。但当时正是谢万被害之时,殷仲堪想借此机会结交谢安等士族上层人士,结果却遭到他们的拒绝。殷仲堪只好失望地回到别墅,看到百姓们饥渴交加,又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殷仲堪的别墅在今南京钟山南麓西阳山北麓。“或已登鬼籍”,说的是晋代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萧瑟,便想到吴地鲈鱼脍美味可口便弃官回乡。到了家乡后,又因为思念故乡而不想回去。于是他便写下《思吴中菰菜羹》一诗:“人生贵得适志尔,安能凝滞漫要求。顾余不及张翰贤,传法相嘱有遗畴。”“或已登鬼籍”,说的是晋代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萧瑟,便想到吴地鲈鱼脍美味可口便弃官回乡。到了家乡后,又因为思念故乡而不想回去。于是他便写下《思吴中菰菜羹》一诗:“人生贵得适志尔,安能凝滞漫要求。顾余不及张翰贤,传法相嘱有遗畴。”“或已登鬼籍”就是这个意思。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说明,像严光、张翰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有高洁的节操,不会为了个人的名利而去追逐荣华富贵。因此,他们虽然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敬仰,但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志趣。

第三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担忧。“紫绶著更好”是说如果友人担任二千石的大官的话,那当然是更好的事情了。“红颜蔚不衰”则是说,即使友人年华逝去,也一定能够保持青春永驻、风采不减当年。这里的“更好”是修饰“紫绶”的,即紫色绶带更好一些,而“不衰”则是修饰“红颜”的,即红色容颜永不衰老。“紫绶”和“红颜”都是古代官吏的标志,诗人用这两个词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之意。“权奇玉勒马”是说如果友人骑上了权贵的车马的话,那就是更好的事情了。“阿那胡琴姬”是说如果友人身边有个善于音乐的美女的话,那当然就更好了。这两句中的“权奇”和“阿那”都是修饰“玉勒马”和“胡琴姬”的词语,都是表示尊贵和荣耀的意思。

第四联是第三联的补充。诗人说,遇到这样有才德的人是可以和他一起快乐起来的,千万不要苦苦地想念他。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思念朋友。“逢人可与乐”是说遇到有才有德的人是可以和他们一起快乐起来的,也可以在一起畅谈人生。“慎勿苦相思”是说不要苦苦地想念他,不要过分地思念朋友。这里的“慎勿”是修饰“相思”的,意思是要小心地对待相思这件事。诗人用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祝愿之意。

全诗共五十六句,每句七个字,共四百一十六个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一首咏别诗。诗人在这首七言律诗中通过描写友人的远行、他的才华和地位以及他的为人等方面的特点,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担忧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和仕途升沉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