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塿无松柏,驾言此焉游。
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
尺蠖以时屈,其伸亦非求。
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所作的《雷州八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培塿无松柏,驾言此焉游。
培塿(péigē)无松柏,意思是在平坦的地方种不上松树和柏树,比喻环境艰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
读书与意会,意思是通过读书和思考来领悟事物的本质。却扫可忘忧,意思是通过清理杂念来忘却忧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通过读书思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即通过内心的平静来忘却外界的纷扰。

尺蠖以时屈,其伸亦非求。
尺蠖以时屈,意思是尺蠖(一种昆虫)在合适的时候弯曲身体,这是一种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策略。其伸亦非求,意思是虽然尺蠖在适当的时候会伸展身体,但这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条件,而是因为它的身体结构需要这样的变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策略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于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的认识。

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得归良不恶,意思是一旦能够回家,即使不是最佳选择也无所谓。未归且淹留,意思是如果现在不能回去,就暂且在这里停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家和停留的不同态度。一方面,他认为一旦能够回家,即使是不理想的选择也无所谓;另一方面,他也理解到如果暂时不能回去,就应该在这里耐心等待。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不同生活选择的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