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潜,原名李以龙,明代诗人
李以龙,字伯潜,号见所。
新会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
绝迹公车,与弟以麟潜心理学。
其学以居敬主静为本,立敦以忠信诚悫为务。
卒年九十一,祀乡贤。
著有《省心录》、《寒窗感寓集》、《进学诗》。
清顾嗣协编《冈州遗稿》卷四、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等有传。
生卒年:?-?
伯潜,原名李以龙,明代诗人
李以龙,字伯潜,号见所。
新会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
绝迹公车,与弟以麟潜心理学。
其学以居敬主静为本,立敦以忠信诚悫为务。
卒年九十一,祀乡贤。
著有《省心录》、《寒窗感寓集》、《进学诗》。
清顾嗣协编《冈州遗稿》卷四、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等有传。
生卒年:?-?
诗句:重阳抱病起登高,暂倚危阑醉浊醪。 译文:在重阳节这个日子里,我身体不适却仍然决定去攀登高峰。站在高高的栏杆上,我喝着浑浊的酒,沉醉其中。 赏析: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 圭峰登高二首·其二 重阳抱病起登高,暂倚危阑醉浊醪。 半夜浮生闲未了,欲随山月卧蓬蒿。 - 注释: -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赏菊、登高等习俗。 - 抱病:指患病,身体不适。 - 起登高
雷电山萧庄二节妇墓 步上大云巅,徘徊盻雷电。青草翳寒原,累累二坟见。 移步抚残碑,浩歌泪如溅。吁嗟节义肠,生死那能变。 彼凶者何人,淫欲肆沉湎。残贼灭天性,刚贞逾百炼。 恶业竟芟荑,芳名流畿甸。乾坤茂宰心,纲常为谁振? 注释: 1. 步上大云巅:登上高耸入云的山顶。 2. 徘徊盻雷电:站在高处,眺望天空中电闪雷鸣的景象,表现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3. 青草翳寒原:青翠的草地覆盖了寒冷的原野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张太傅(张良) 鲁连初蹈海,唐帝犹在房。 中流空有楫,夕浪已无航。 华夏千篙水,兴亡一瓣香。 乾坤信翻覆,终古任纲常。 注释: 张太傅: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张良,字子房,是汉初三杰之一,智谋卓越,深得刘邦器重。 鲁连初蹈海:鲁连,即张良,他曾经从韩国逃亡到海上,后来归顺了刘邦。 唐帝犹在房:唐代皇帝仍然在宫中。这里的“唐帝”是指唐朝的皇帝。 中流空有楫:意思是说,在黄河的中流
《将北上次白沙先生韵》是一首由明代诗人李以龙创作的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联:“花满溪头水满陂,林亭深处日华迟。” 1. “花满溪头”描绘了春天溪边花开的景象,溪头即溪流的起点,花朵遍布整个溪头,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2. “水满陂”则形容水位上涨,水波荡漾,陂是古代一种低洼地,这里指代小溪旁边的池塘。 3. “林亭深处”表达了诗人身处一个幽静的场所,林亭通常指的是树林中的亭子
在登高望远的旅途中,每一步都踏出了时间的回响。李以龙的《圭峰登高二首·其一》便是这样一首描绘岁月静好与心灵之旅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扳缘石径上云层”:诗人攀爬石头小径,一路攀登,直到云雾缭绕之处。这里的“扳缘”形象地描绘了攀爬的过程,而“云层”则象征着高远和梦幻。 - “数十年来又一登”: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多年未曾再次来到此地,每一次登山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用“云”“雨”等自然现象,写送别时的心情。“天远”“江门”,点明送别之所。首句以景作结,末句以景收尾,一开一合,一抑一扬,跌宕有致。 【答案】 ①云岳尊:指李白的朋友云卿,尊是尊重的意思。②苍梧:地名。在今广西梧州。③黄云定有无:指苍梧山的景色如黄云一样变幻不定。④天远:比喻朋友远去。⑤江门:指江边的门户。⑥秋夜:指秋天夜晚。⑦月同孤:指月亮也像孤独的人一样寂寞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中原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注释: - 南北河山入战图:形容山河被战争破坏的景象。 - 中原戎马失皇都:中原(指中国)失去了皇帝的都城,即洛阳。 - 海门日月有千古:海门(今江苏连云港一带)的日出和日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晋国衣冠惟五胡:晋国是西晋的别称,衣冠则指文化或服饰。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 - 渺渺翠华游岛屿
注释: 圭峰题李真人岩:在圭峰上题写李真人的岩洞。 兰若烟霞访旧踪,岩头秋草礼坛空:兰香飘散,烟雾缭绕,我寻找着旧时的痕迹;岩洞前秋草覆盖,祭坛已空无一人。 真人欲觅知何处,犹忆安期望海东:想要知道李真人现在在哪,还怀念他曾经期待过的地方——海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李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寻找李真人的过程中,看到了兰香、烟雾缭绕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然而
【注释】《嘉会楼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为其中的第二首。嘉会楼在金陵,李白于天宝元年春登楼观景时作此。 【赏析】李白在天宝元年(742)春登上金陵的嘉会楼。他看到“日出东南万里明”,便想象着“高台遥指白云生”。“高台”即“嘉会楼”。“云”字既形容“白云生”的景色,也象征着自己的抱负。这两句是说: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辽阔的大地,阳光明媚,普照大地;高高的嘉会楼直插云端,远远望去
江浦吟追次林南川韵二首 云闲水淡更清佳,万古风流是此家。 那得春风坐明月,漫寻流水问桃花。 青牛已去关门路,紫气空残嶂外霞。 目断闭门长坐处,微茫江上数峰斜。 注释: 云闲水淡更清雅,这是自古以来人们赞美的美景,它代表了万古风流。我怎能在春风吹拂下,坐在明亮的月光下?只能漫无目的地寻找流淌的河水,询问那些盛开的桃花。 我已经离开了青牛山,现在只剩下关门的道路可以走了
周珽是明朝时期的诗人。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青士,别字筜谷,初名筠。他以其孝行和诗歌才华闻名于世。周珽在诗坛上以描绘秋夜思乡之情的《生查子》著称,这首诗通过切切乱蛩悲和暗与羁魂语的描写,展现了游子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的生平资料相对简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弃举子业后转而从事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