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三旬食,邢家万事空。
初头才过我,半后已无公。
惚恍扶床语,仓皇就木终。
从今颜巷冷,宁复孔尊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注释:

  1. 诗题与作者:太学三旬食,邢家万事空。
  • 诗题:《哭邢刍父六首》
  • 作者:苏泂(1127年—?)
  1. 诗句解读
  • “太学三旬食,邢家万事空”
  • “太学三旬食”意味着在太学中度过了三年的时光,“邢家万事空”则表达了邢家因故失去了一切。
  • “初头才过我,半后已无公”
  • “初头”和“半后”分别指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才过我”和“已无公”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邢家的变化。
  • “惚恍扶床语,仓皇就木终”
  • “惚恍”形容迷茫不清的状态,“就木终”则表示生命的终结。
  • “从今颜巷冷,宁复孔尊同”
  • “颜巷”代指邢家,“孔尊”指孔子,这里用孔子来比喻邢家的尊严和荣耀。
  1. 诗句注解
  • 太学三旬食:在太学(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中度过了三年时光。
  • 邢家万事空:邢家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一贫如洗。
  • 初头才过我:刚刚开始的时候。
  • 半后已无公:时间过去一半后,已经没有公家的人了。
  • 惚恍扶床语:恍惚间好像还在说话。
  • 仓皇就木终:匆忙地死去。
  • 从今颜巷冷:从此以后,颜巷(可能是指邢家所在地或邢家后人聚集的地方)会变得冷清。
  • 宁复孔尊同:再也不会有像孔那样尊贵的人存在了。
  1. 诗人简介:苏泂,字召叟,号泠然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一生多舛,曾随祖师德宦游成都等地,曾任过短期朝官,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他的诗作中既有对时事的关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哭邢刍父六首》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感慨的诗歌,通过对邢家兴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苏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