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久似相忘,因行遇道傍。
问知元姓字,传读是文章。
鹤骨秋逾瘦,松身老更长。
十年犹九品,如我合耕桑。
【注释】
简赵紫芝:指作者与赵紫芝的友情。紫芝,赵紫芝的字。因行遇道傍:在路上遇到朋友。
问知元姓字:询问他姓名。元,代词。
传读是文章:指他的诗文很有文采。
鹤骨秋逾瘦,松身老更长:比喻赵紫芝年事已高。鹤骨,形容人瘦长。松身,形容人衰老。
十年犹九品,如我合耕桑:意思是说他的官位虽然不高,但品德高尚,像农夫那样辛勤耕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赵紫芝的唱和之作。诗人与赵紫芝有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唱和,彼此切磋,互相鼓励。此诗是两人唱和的第三首。
开头两句“别久似相忘,因行遇道傍”,表达了作者对赵紫芝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与赵紫芝分别多年,如今在道上偶遇,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全非。
第三句“问知元姓字,传读是文章”,则是诗人对赵紫芝的赞赏之情。诗人在与赵紫芝的交往中,深感他才华出众,于是便问他的姓氏和名字,并传看了他的文章。诗人对赵紫芝的文章赞不绝口,认为他的文章如同鹤骨一般清瘦、松身一样苍劲有力。
第四句“鹤骨秋逾瘦,松身老更长”,进一步赞美了赵紫芝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诗人用“鹤骨”比喻赵紫芝的瘦弱身材,用“松身”比喻赵紫芝的衰老之态,表达了自己对赵紫芝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十年犹九品,如我合耕桑”,则是诗人对赵紫芝的勉励之意。诗人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仍像赵紫芝一样勤奋劳作,不辞辛劳。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紫芝的敬仰之情、对其才情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其人品的高度评价。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志向,让人读之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