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璧,原名林环,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376?,卒于公元1415?
林环是明代著名诗人,永乐四年(1406年)的进士及第状元。
字崇璧,号絅斋,生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是福建莆田人。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还是明朝重要的文化人物和官员。林环的生平与成就,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崇璧,原名林环,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376?,卒于公元1415?
林环是明代著名诗人,永乐四年(1406年)的进士及第状元。
字崇璧,号絅斋,生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是福建莆田人。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还是明朝重要的文化人物和官员。林环的生平与成就,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题郑彦畴绿野耕叟图》是明代诗人林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 首句“负郭有先畬”:这里的“负郭”指的是靠近土地的地方,“先畬”则是指先人开垦的土地,整句诗描述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靠近肥沃的土地,那里曾经有人辛勤开垦,留下了丰富的农田遗迹。 - 次句“南东百亩馀”:这里的“南东”可能指的是南方或东方,而“百亩”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注释】: 1、雅州:今四川雅安。 2、千山怜独往:形容自己孤独一人远赴雅州,对千山的景色感到怜悯。 3、樽酒:指美酒。 4、道在宁忧屈:意思是说,只要能够行其道,又何惧仕途的曲折坎坷呢? 5、菁莪:指《诗经·小雅·菁莪》中的诗句“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菁菁(jīnɡ)是茂盛的样子,莪(é)是一种草,这里借指人才。乐育:教育培育人才。 6、化洽远方夷:教化普及于远方夷族地区。 【赏析】:
送林教谕之新涂(一作王维诗) 拜命之官去,怜君最少年。 片帆孤鸟外,尊酒落花前。 教学推胡瑗,谈经说郑虔。 好为吾道重,无用厌寒毡。 注释: 1. 拜命之官去:接受任命的官职而去。 2. 片帆孤鸟外:形容船小而孤单,在水边。 3. 尊酒落花前:指在春天的花前,用美酒招待友人。 4. 教学推胡瑗:以胡瑗的教学法为榜样。 5. 谈经说郑虔:指谈论《诗经》和《尚书》等经典。 6. 好为吾道重
【注释】 松下禅扉:寺院中的山门。 垂萝:垂下的藤萝。应许:允许、允许的意思。 黄龙说法诸天在:指佛陀在黄龙寺说法。诸天,即天神。 白马驮经几日还:指佛陀讲经布道,不知多少年才能说完,比喻佛法深奥广博。 近户泉声晴雪后,隔林僧影夕阳间:泉水叮咚的声音在晴雪过后更加清澈;隔着树林的僧人的影子在夕阳中更显得幽暗。 宁须久住烟霞乐,暂得寻幽即是闲:何必一定要住在烟霞之中享乐呢
题:灵云岩 还浮春不远,前棹入花林。 忽见冰霜色,应知天地心。 香随明月度,影落碧波深。 更似携馀兴,山中赋独寻。 注释: - 题:灵云岩 这是诗的题目,意指诗人在灵云岩上所写。 - 还浮春不远,前棹入花林: “还浮春不远”表示春天还没有完全过去,而诗人已经在湖上乘船游赏了。“前棹入花林”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驾着小舟驶向那片繁花似锦的花林。 - 忽见冰霜色,应知天地心: 突然
【注释】 朔雪遍河关:指北风劲吹,雪花飘落。朔,北。河关,即边塞关口。 长亭落照间:指日暮时经过的驿站。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人休息、换马的地方。 天见,天空显现。 独骑日边还:指独自骑着马在太阳边上回来。 驿路分晴树:指在驿路上看到的晴天中树影分明。 州城带远山:指从州城遥看,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若隐若现。 清时:清明时期。民讼简:民众的诉讼案件很少。官舍有馀闲:官员的府署空闲时间很多。 赏析
【解析】 此诗为送郑舅力行之德清县令的送别之作。首联点明时间,“未一岁”指两年。次联写诗人与郑舅的情谊,两人相看已非一年,但郑舅仍两次远去赴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第三联以景结情。渭阳是古地名,位于秦、晋交界处,这里代指朋友的故乡。第四联用钟山和云水来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凄凉之情。最后两句,诗人借风寄声,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同时流露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答案】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洞里烟霞几许年”,描述的是道士在洞中修炼的情景。 - “烟霞”指的是洞中的景色,象征着道士的修行生活。 - “几许年”表达了时间的长短,暗示了道士在此地的修炼已经持续了很久。 第2句:“胸中梨枣得真传”,这里的“梨枣”可能指代道教的秘法或学问,而“真传”表示这些知识已被真正学到手。 - “得到真传”意味着这些知识被深刻理解和掌握。 第3句:“还家喜见青牛在”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借对宋孔昭的赠别表达了对友人归去后的美好祝愿。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押仄声韵。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东风白门道,杨柳黄金丝”,首句点题,说明送别的地点在白门道,东风拂动着杨柳枝头,那金黄色的柳丝随风轻摆。“攀辕赠远行,别意怆临岐”,“攀辕”即指攀着车杠,“临岐”指临别。诗人站在离别之地,攀住车子的车辕向远行的朋友赠送着自己最珍贵的礼物,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心酸
玉泉垂虹 浮花溅玉落崔嵬,迥出千岩去不回。 白日半空疑雨至,青林一道见烟开。 月分秋影云边去,风送寒声树杪来。 流入宫墙天汉近,还同瀛海绕蓬莱。 注释: 1. 玉泉垂虹:玉液之水从山间流下,形成一条彩虹。 2. 浮花溅玉落崔嵬:形容泉水在山石上跳跃,像花一样洒落。 3. 迥出千岩去不回:形容彩虹高远而美丽,仿佛是飘向遥远的千座山峰之间,不会回来。 4. 白日半空疑雨至:形容阳光透过云层
周珽是明朝时期的诗人。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青士,别字筜谷,初名筠。他以其孝行和诗歌才华闻名于世。周珽在诗坛上以描绘秋夜思乡之情的《生查子》著称,这首诗通过切切乱蛩悲和暗与羁魂语的描写,展现了游子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的生平资料相对简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弃举子业后转而从事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