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绣球·柳外袅晴丝》是明代诗人冠皑如的作品。
冠皑如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在明代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辊绣球·柳外袅晴丝》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辊绣球·柳外袅晴丝》是明代诗人冠皑如的作品。
冠皑如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在明代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辊绣球·柳外袅晴丝》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诗句解释】 1. "柳外袅晴丝,正晴日、迟迟停午":描述了一个晴朗的午后,柳树在阳光的照射下轻轻摇曳。 2. "墙头曾见,去年携手,花前欸语":回忆了去年在花园里与爱人牵手并低声交谈的场景。 3. "为伊忘却,绣窗鹦鹉":由于思念爱人而忘记了绣窗上的鹦鹉。 4. "不奈韶光如许":感叹岁月如梭,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 5. "对帘箔、几回凝伫":在窗帘上停留,凝视着窗外的景色。 6. "绿酒银灯
林环是明代著名诗人,永乐四年(1406年)的进士及第状元。 字崇璧,号絅斋,生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是福建莆田人。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还是明朝重要的文化人物和官员。林环的生平与成就,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李待问是明代的诗人。 李待问生于1582年,字葵儒,号献衷,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人。他是一位官宦世家出身的才子,其家族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父亲李畅曾任嘉禾县官,家境优渥,这为李待问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李待问天资聪颖,被誉为神童,早年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