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白门道,杨柳黄金丝。
攀辕赠远行,别意怆临岐。
卓荦羡俊才,芳年真不羁。
出门发西叹,策马登皇畿。
笑揖荐绅间,骏声歘以驰。
相见曾几何,及兹遽言归。
尊酒未尽欢,去途念逶迟。
片帆挂残雨,沧江浩无涯。
愿为东流水,千里远相随。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借对宋孔昭的赠别表达了对友人归去后的美好祝愿。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押仄声韵。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东风白门道,杨柳黄金丝”,首句点题,说明送别的地点在白门道,东风拂动着杨柳枝头,那金黄色的柳丝随风轻摆。“攀辕赠远行,别意怆临岐”,“攀辕”即指攀着车杠,“临岐”指临别。诗人站在离别之地,攀住车子的车辕向远行的朋友赠送着自己最珍贵的礼物,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心酸。“卓荦羡俊才,芳年真不羁。”这两句是说,我羡慕你的才华卓荦,因为你正当青春年少,真是不羁放达啊!“出门发西叹,策马登皇畿。”诗人告别朋友之后,心中无限惆怅地向西长叹一声,然后扬鞭策马奔向京城。“笑揖荐绅间,骏声歘以驰。”“笑揖”即微笑作揖,这里表示亲热之意。“荐绅间”指朝廷里,“骏声”指骏马奔驰时发出的声响,这里代指人才。诗人挥挥手微笑着和同僚们道别,而他的才能就像一匹骏马飞快地奔驰而去。“相见曾几何,及兹遽言归。”“相见”指与友人重逢。“曾几何时”意为“多久了”。这两句是说,我和友人分别的时间并不太长,今天忽然要你回去,真是让人感慨。“尊酒未尽欢,去途念逶迟。片帆挂残雨,沧江浩无涯。”诗人举杯畅饮,但还未喝完就想到友人将离去,不由得感到依依不舍,心中惆怅不已。诗人又见船帆挂起残留的雨滴,波涛滚滚的江水无边无际,更增添了几分离愁别绪。“愿为东流水,千里远相随。”诗人把友人比作东流的河水,希望自己像那东流水一样,追随友人至天涯海角。“愿为东流水,千里远相随”是全诗的结笔,也是全诗主旨的升华。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化的比喻,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诗人送好友宋孔昭返回故乡吉水(今江西吉水)。诗中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自己的送别情怀。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和季节,并交待了送别处所。东风拂柳,绿柳飘飘似金丝,这是典型的春天景象。杨柳是春天的象征,春风是生命的使者,二者结合自然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

颔联写诗人送别的情景。诗人在离别之时,攀着车的辕杆赠给远行的友人,表现了他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颈联写诗人送别的情景。诗人看到友人英俊潇洒,不禁羡慕起来,他感叹友人正值青年时期,真是不羁放浪之人。

尾联写诗人送别的情景。诗人在分别之际挥一挥手,微笑着与友人告别,然后扬鞭策马奔赴京城。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景,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东风白门道,杨柳黄金丝”一句,写出了春风吹拂在白门道上,使得杨柳枝条摇曳如黄金般细软。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还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攀辕赠远行,别意怆临岐”,诗人站在离别的地方,攀住车轮向远行的朋友赠送最珍贵的礼物,内心充满了悲伤和不舍。

中间四句则写诗人送别的心情。“卓荦羡俊才,芳年真不羁”两句,诗人羡慕友人的才华横溢,感叹友人正值青春年少,真是洒脱不羁的人。“出门发西叹,策马登皇畿”两句,诗人告别朋友之后,心中充满惆怅地向西叹息一声,然后扬鞭策马奔向京城。

尾联写诗人送别的情景。诗人挥手告别友人后,扬鞭策马奔赴京城。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眷恋之情和对其美好未来的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