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颙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波。
今日丹青拜荆国,草堂香火已无多。

【注释】

阿兰若:佛教语,指精舍,即佛寺。

娄约:唐代著名高僧,曾为长安大兴善寺住持。

草堂:杜甫的草堂位于今四川成都西郊。

【译文】

周颙在金陵的住宅中建造了一座阿兰若(佛寺),娄约回到他曾经居住过的那个窣堵波(佛塔)。今天人们来到荆国(指荆楚地区),看到草堂香火已经凋零,只剩下不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晚年流寓于四川成都时的一幕场景。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友人家中建了座佛寺,并请来僧人诵经说法,以期得到佛法的护佑。后两句写自己离开成都时,草堂里香火渐灭,人烟稀疏。

杜甫在蜀地漂泊期间,曾先后四次移居成都草堂,前后共住了将近八年的时间。这期间,他生活虽不富裕,但与一些好友经常相聚,吟诗作画,饮酒赋诗,过着一种清苦而自由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被迫离开成都草堂,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漂泊生涯。因此,这首诗既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感情深沉,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