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梁谁字小垂虹,波面蜿蜒去不穷。
一段风烟无处觅,鸳鸯鸂鶒在其中。

【注释】

飞梁:即飞来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

谁字小垂虹:谁字指的是“我”字,小指其小巧玲珑,垂虹指垂虹桥。

波面:指湖面。

蜿蜒:曲折伸展的样子。

一段风烟无处觅:一片风和烟都寻不到。

鸂鶒:即鸳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杭州灵隐寺附近的飞来峰后有感而作的咏物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首句点明题旨。飞来峰又名飞来石,位于灵隐寺前,相传为吴越国王钱镠所建,因山势突兀,形似飞来而得名。诗人登山远望,只见山间一亭飞阁凌空而立,犹如“飞来”,故称此亭为“飞来峰”。诗人登上峰顶,只见“谁字小垂虹,波面蜿蜒去不穷”(见《唐诗三百首》)。“谁字”指的是“我”字,因为飞来峰下有一座名为“我”的亭;“小”指亭子小巧玲珑;“垂虹”指垂虹桥。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从飞来峰顶向下俯瞰,只见湖面如一条长带,弯弯曲曲地延伸至远方,没有尽头。第二句承上启下,由实到虚,由近及远,描写出一幅湖光山色的优美图画。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景象。“一段风烟无处觅,鸳鸯鸂鶒在其中”(见《唐诗三百首》)。这句意思是说,湖面上飘渺的风烟仿佛是一幅画卷,而那些翩翩起舞的鸳鸯、鸂鶒则如同画中的人物。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无”字,将风烟与画卷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朦胧美。同时,他又通过比喻手法,将鸳鸯鸂鶒比作画中的人物,使它们更加生动活泼。

整首诗以飞来峰的雄伟壮观为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我”字为引子,将飞来峰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还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想象巧妙融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常常需要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寻找心灵宁静的途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