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叶倡条无意度,黄香千叠最宜春。
折来欲赠空惆怅,未遇人间第一人。
【注释】
冶叶倡条:女子歌舞。度,衡量,这里指衡量。黄木香:即黄庭坚,字鲁直。九兄:苏轼的表弟,名苏辙。
【赏析】
这首词是送别黄庭坚(鲁直)去京城应举时所写的,表现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上片写黄庭坚在京城应试时,因才高被贬谪而不得志的遭遇;下片抒写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祝愿。
上片“冶叶倡条无意度”,意谓黄庭坚虽貌艳如花,但却无心仕途,所以被贬谪外放,远离京师的喧嚣,寄情山水,过着一种清幽的生活。“黄香千叠最宜春”一句,以比喻手法写出了黄庭坚在京城应试时的苦闷心情。黄庭坚曾自述他“平生好作诗文,思于用世,恨无一试”。然而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屡试不中,使他感到十分苦恼。他只好退居山泽,借吟诗遣愁解闷:“万古文章伯,千岩风月人。”但这种闲适生活并不能排遣他的忧愁,反而加深了他的痛苦。“冶叶倡条”一词,既表明黄庭坚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又暗寓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下片由送别引出惜别之辞。“折来欲赠空惆怅”,是说黄庭坚被贬谪后寄来的书信,自己已无法回信了,只能把书信折起来收藏。黄庭坚在京城应试失败,被贬到外地任职,他写信给苏轼道:“此别不知何日复同也?某方涉海,烦子见及。不报,幸甚!”苏轼在《答黄鲁直书》中也写道:“某比来多病,不及相见,想为佳耳。”可见,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很深。因此,收到这样一封书信,自然要“折来欲赠空惆怅”。
结句“未遇人间第一人”,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深厚情谊。黄庭坚在京城应试失败后,苏轼曾写信安慰他说:“君似幽林之乔松,独立而无朋;似沧海之横流,骤至而能浮。吾恐子之郁郁不得骋其意,故及之。”苏轼认为,像黄庭坚这样的人才,如果得不到朝廷重用,实在是可惜!这也正是作者所要说的:“未遇人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