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莽莽无所适,青草门前少行客。
读书妄意学周孔,行年三十头雪白。
朝廷伏闻治清静,贱子何忧官得失。
平生志气渺江海,前日诗名漫梁益。
相公青毡化乌有,大似不蒙稽古力。
恭惟元祐全盛时,左右明王非列辟。
尔时吾祖亦遭逢,曾与坡范同入直。
同朝人士服该贯,后世儒生犹辟易。
石羊去作高资梦,金榜空馀岘山宅。
烂然朱紫照一门,绵亘百年随社稷。
中兴郎从间有人,往往命薄中道塞。
只今晨星颇相望,岂不稽首荷王泽。
先人中间亦筮仕,曾未几见捐禄食。
坐令诸子各困顿,须与祖世事乖隔。
忠肝痛胆欲谁付,冷屋风灯但萧瑟。
明知长短均一尽,自是炎凉心所恻。
昨蒙宗公置牙齿,事下丞相当审覈。
驽才不堪驾十乘,爝火或可继残夕。
纵然得遂岂其志,未免妻嫂有轻色。
【注释】
出门:出仕。莽莽:辽阔广大的样子,这里指茫茫的仕途。
行客:行人、旅人。
妄意:随意、任意。学周孔:学习孔子和老子的道德修养之道。
三十:三十岁,这里指年岁已高。
朝廷:国家。治清静:治理天下,使政治清明。
贱子:谦词,自称。何忧:为什么忧虑。官得失:官职升迁或丧失。
志气:抱负和志向。渺:远大的样子。
梁益:即“两川”,指成都(今属四川)和眉山(今属四川),当时为蜀地的行政中心。
相公:旧称对中书省丞相的尊称。青毡:指宰相。化乌有:不存在的意思。
不蒙:没有受到。稽古:考查古代典籍。
元祐:宋哲宗年号,公元1086年至1100年。全盛:兴盛。
列辟:朝廷中的官员。曾:曾经。与坡范同入直:曾和苏轼、苏辙一起进入朝廷任官。
服该贯:有才能,有知识。辟易:避让,害怕。
石羊:指汉明帝所立的石刻像。高资梦:高官厚禄之梦。金榜:进士及第的榜文。
烂然:光彩鲜明的样子。朱紫:指朝中显贵的人。照一门:照耀着一整个门庭。绵亘:绵延不绝。
中兴郎从间有人:宋朝中兴年间,朝廷中偶尔还有几个贤能的人。间:少。命薄中道塞:命运不佳,中途夭折。
晨星颇相望:早晨的星星还相互看得见。稽首:叩头,表示敬意。荷王泽:得到皇帝的恩泽。
筮仕:以占卜来预测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曾未几见:没有几年的时间,就弃官而隐。
坐令诸子各困顿:因此使得子孙们都困苦不堪。祖世事:祖辈的事业。乖隔:疏远,不通。
忠肝痛胆欲谁付:忠诚的肝肠和痛楚的心志想托付给谁呢?冷屋风灯:形容处境孤苦,生活艰难。萧瑟:萧条冷落。
炎凉心所恻:对别人的冷暖疾苦怀有同情之心。昨蒙宗公置牙齿:昨天蒙受皇上赐给牙齿,这是皇上的恩宠。宗公:皇上。牙:牙齿,引申为恩惠。
事下丞相当审覈:事情交给丞相审查核实。驽才:庸才。驾十乘:驾驭车马。爝火:小火把,喻力量微小者。或可继残夕:或许可以延续到天明。
纵然得遂岂其志:即使实现了他的愿望难道就能满足他的志愿吗?未免妻嫂有轻色:妻子和嫂子对他有所轻视。
【赏析】
此篇作于元丰二年(1079)。当时作者任国史编修官,因上疏论时政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诗就是他在被贬期间所作,诗中有感于自己一生坎坷遭遇,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情。
开头两句说“出门莽莽无所适,青草门前少行客。”意思是说,我走出朝廷,在广阔的天地间茫然不知去处,只有门前的青草,也很少有人来踏践。这一句写诗人离开朝廷后的孤独无依、茫然失措的心情。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读书生涯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读书妄意学周孔:“妄意”是随便的意思,“妄意学周孔”是说自己随便地模仿古人的学习之道,却始终不能达到他们那样的境界。“行年三十头雪白”,写诗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头发已经花白了,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年纪老大,但仍未得到提拔的情况。
“朝廷伏闻治清静,贱子何忧官得失。”意思是说朝廷听说你治理国家很清廉,那么你自己何必担心官职升迁与丧失,朝廷自有公道,不会偏袒哪个人的。
“平生志气渺江海,前日诗名漫梁益。”意思是说,我的生平志向如大海之无边,但从前的名声却只在四川一带流传,没有什么影响。
“相公青毡化乌有,大似不蒙稽古力。”意思是说,你的相公之位就像那青色毡毯一样消失了,你好像没有用功去研究古代典籍一样。
“恭惟元祐全盛时,左右明王非列辟。”“恭惟”,恭敬地说,“元祐全盛时”,指北宋神宗时期,那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国泰民安,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明王”指英明的君主,“列辟”,指朝廷中的官员。意思是说,恭恭敬敬地回忆起那个盛世时期的光景,那时皇帝身边有很多贤能的大臣辅佐,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尔时吾祖亦遭逢,曾与坡范同入直。”“尔时”代指南宋初年,“吾祖”指作者的父亲,“遭逢”指有幸遇上好时机,“坡范”是苏轼和范纯仁的并称。意思说,那个时候我也有幸遇上这个好时机,也曾和苏轼、范纯仁一起进朝廷做官。
以下六句写自己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感受。“同朝人士服该贯,后世儒生犹辟易。”意思是说,在朝廷中同僚们都很有能力,而后世的儒生们却常常感到自卑,不敢接近他们。“石羊去作高资梦,金榜空馀岘山宅。”“石羊”指石碑,“高资”是指高位,“岘山宅”是作者家乡眉山的别称。意思是说,石碑上刻着高官显职的梦,而金榜上却没有自己的名次。“烂然朱紫照一门,绵亘百年随社稷。”“烂然”是鲜明的样子。“朱紫”指高官的服饰,“绵亘”是连绵不断的意思。意思是说,一家人都被高官显贵包围着,这种荣耀延续了近百年,跟着国家的兴衰而变化。“中兴郎从间有人,往往命薄中道塞。”“中兴郎”指中兴时期的官吏,“间”是偶然的意思,“从间有人”即偶然有几个人。“命薄中道塞”的意思是说,虽然偶尔有些幸运的人当上了小官,但大多都中途夭折了。
最后八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只今晨星颇相望,岂不稽首荷王泽?”意思是说,如今我还能见到一些晨星般的人才,他们仰赖皇帝的恩泽而得以施展才华。“先人中间亦筮仕,曾未几见捐禄食。”“筮仕”是卜卦求取官职,“捐禄食”指弃官归隐。意思是说,我们祖先也曾卜卦求取官职,但却很少能够长久保持职位。“坐令诸子各困顿,须与祖世事乖隔。”“坐令”是致使的意思,“诸子”指子女,“须与祖世事乖隔”是说子女也都困苦不堪,而且与祖辈的事业越来越远了。“忠肝痛胆欲谁付?冷屋风灯但萧瑟。”“忠肝痛胆”指忠贞耿直的心肠和肝胆相照的精神,“冷屋风灯”指贫寒的生活境况。意思是说,忠诚的肝肠和痛楚的心志想要托付给谁呢?生活在贫寒的屋子里,面对着摇曳不定的灯火,只能感受到一片凄凉寂寞。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一生宦海沉浮的经历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功名利禄的感慨;通过对自己身世遭遇的叙述和感叹,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描述和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生境界的认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