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以病废,东入徂徕峰。
志气尚突兀,形骸已龙钟。
男儿生世间,有如绝壑松。
误为风雷伤,不与匠石逢。
哀哉千尺干,摧折似秋蓬。
【注释】
徂徕:山名。在山东。
龙钟:衰老。
绝壑松:即“悬崖松”,比喻高洁坚贞的品格。
匠石:木工。比喻能工巧匠。
千尺干:指松树,因干直而高,故曰“千尺干”。
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弱小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李生时所写的一首吊念诗。全诗以李生比松,托物言志,借松喻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境界和不屈的意志。
首句写李生因病不能行走,只能东入徂徕峰。徂徕峰在今山东省长山县南。这里用“病废”二字概括其境况,为下句写其“志气尚突兀”做铺垫。次句承上启下,由“病废”而引出下文“志气尚突兀”。“志气”二字点明李生虽病却精神不衰;“尚突兀”三字则表明尽管身体有残障,但志向仍高昂如云霄之直上,令人赞叹。第三句写李生的外貌。“男儿生世间”,“生”字表明这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有作为的男儿。然而由于疾病缠身,他变得衰老了。这既是客观现实,又是对李生不幸遭遇的同情。第四句写李生的品格。“有如绝壑松”,比喻李生像高耸入云的松树一样,有着高洁坚贞的品性。“绝壑松”既写出了他傲岸不驯的姿态,又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惧风雪的英雄气概。
五、六两句写李生虽然年老体衰,但仍不失英雄本色,不被世俗所摧折。“误为风雷伤,不与匠石逢”,意为他并未被世俗的风风雨雨所击倒,没有像木匠那样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志向。这里的“匠石”,指木工一类工匠。《庄子·齐物论》说:“匠石运斤成风。”意思是说这位匠石技艺高超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随手一挥,斧头就能发出狂风般的威力,使木石为之改变形状。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赞扬李生具有高超的本领,不会被世俗所动摇。“风雷伤”三字既表明李生没有被世俗观念所影响,更突出了他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尾句“哀哉千尺干,摧折似秋蓬”,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哀哉千尺干”,感叹的是李生的高大身躯竟如此脆弱不堪,如同秋天的蓬草一般容易被摧毁;“摧折似秋蓬”则进一步说明他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后一句既是对现实的哀叹,又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总结。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高远,寓意深刻。它以李生长年病废而志气不衰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自己不屈意志的自信。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