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旅淮楚,去年还上都。
上都一岁内,前后七徙居。
岁暮被重谪,狼狈来中吴。
中吴未半岁,三次迁里闾。
京师重腾移,长物动数车。
江湖亦稍便,一舟乐有馀。
破坏新器皿,散亡旧图书。
家人颇倦烦,行路亦叹呼。
吾知人之生,天壤乃蘧庐。
其间暂寄寓,一世还须臾。
纵游极南北,所历足自娱。
犹恨苦濡滞,带动摧妻孥。
安得出八极,浩与元气俱。
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二物本无情,亦为气所驱。
况我有血肉,又生名利区。
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流宕固宜矣,何必厌道涂。
此身亦外物,安用伤羁孤。
庸人所见狭,但以乡井拘。
屑屑寸粒食,何异鸡在笯。
拟随犯斗槎,欲上浮海桴。
寄语怀安者,嗟嗟尔何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迁居》。
译文:
去年我回到都城长安,今年又被迫离开。长安一年内我先后搬家三次,每次搬家我都感到十分狼狈。年迈体衰,再次被贬谪到中吴郡。中吴生活了半年,我又被贬到了另外三个地方。朝廷频繁地调动我,我的财物也随着迁移。在江湖之间我也稍感宽慰,因为可以乘一条船。新器皿被破坏,旧书册被散失。家人也感到厌倦烦累,行路人也为我感到叹息。我知道人的一生就像天地间的一间草庐,暂时寄寓其中。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纵使游历南北极和东西极,经历足够自娱。但可惜的是苦于滞留不前,导致妻儿受到摧残。怎么能走出八方,与浩渺的元气同存?仰望天空羡慕日月,早晚不停地奔波。这两样东西本来没有情感,也被气推动着。更何况我有血肉之躯,又生活在名利纷争之中。手足日以勤劳而不得闲逸,在地上无根株可依止。流离转徙固然应该如此,何必讨厌道路呢!我这身躯也是外物,为什么要伤心羁旅孤单呢?平庸之人所见狭隘,只是把乡井当作拘囚自己的地方。屑屑寸粒的饭食,何异鸡群聚于竹笼之中。我打算像犯斗星运行的槎木一样随波逐流,希望能上浮海中的桴鼓。我劝怀安的人啊,不要愚蠢地嗟叹唉声叹气。
注释:
- 前岁: 前一年
- 旅淮楚: 客居淮南、楚国之地
- 还上都: 返回京都长安
- 京师: 首都长安
- 中吴: 指苏州一带
- 未半岁: 不到半年
- 三次: 指从京城被贬三次
- 长物动数车: 随行的财物多得装满几辆车
- 天壤: 天地之间
- 蘧庐: 草屋
- 暂寄寓: 暂时寄居
- 生名利区: 生活在名利纷争之中
- 手足日不闲: 手脚总是忙个不停
- 在地无根株: 在世上没有固定的依托
- 固宜: 本应如此
- 安用: 何须
- 况: 何况
- 衣食: 食物与衣服
- 劳形役: 劳累形体与服役
- 安适: 安逸舒适
- 安得: 怎能得到
- 浩与元气俱: 浩瀚如与天地元气共存
- 仰首: 抬头仰望
- 日月: 日和月
- 奔趋: 奔波
- 二物: 指天上的日月
- 鸡在笯(yì):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犯斗: 触犯星辰斗星
- 犯: 触犯,冒犯
- 斗槎: 斗宿中的一颗星名,传说中用来占卜的工具
- 浮海桴: 漂浮海上的船只
- 怀安者: 忧虑平安的人
- 嗟嗟尔何愚: 感叹那些人是多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