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闇必有鬼,高明者惟天。
鉴应未始忽,冥理有后先。
奸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
虎狼嚼生人,自适甘且鲜。
烈士共剑起,忿发如危弦。
人理已不胜,神报岂泯然。
惊呼彻上帝,洒血透九泉。
扪舌不敢语,咄咄徒自怜。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苦调”:这是诗的主题或基调,表达了作者的痛苦和不满。
“阴闇必有鬼,高明者惟天”: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即黑暗之中必有邪恶,而高远的地方只有天。这里的“阴闇”指的是阴暗无光的环境,“高明”则是指光亮明亮的地方。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在黑暗的环境中容易滋生邪恶,而在光明的地方则只有正义。
“鉴应未始忽,冥理有后先”:这里的“鉴应”是指镜子反射的影像,“冥理”则是深奥的道理。这句话是在说,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都能通过观察来了解其本质。同时,它也暗示了事物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
“奸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这句诗描述了奸诈的人喜欢欺骗他人,而那些心怀善意的人则努力做好事,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虎狼嚼生人,自适甘且鲜”:这句诗描绘了虎狼捕食生人的情景,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艰难。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他认为生命应该珍惜,而不是为了一时的满足而忽视了生命的珍贵。
“烈士共剑起,忿发如危弦”:这里的“烈士”指的是英勇无畏的人,他们拿起武器,为正义而战。而“愤发如危弦”则是形容他们内心的愤怒如同紧绷的弓弦,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充满了斗志和力量。
“人理已不胜,神报岂泯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道德的担忧,认为人类的行为已经无法挽回自己的过错,而神灵的惩罚也不会因此而消失。这里暗示了人类的道德败坏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而神灵的惩罚也将随之而来。
“惊呼彻上帝,洒血透九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震惊之情,他的声音传遍了天地,而他的鲜血也洒落在九泉之下。这是对当时社会腐败现象的强烈控诉,也是对英雄壮举的高度赞扬。
“扪舌不敢语,咄咄徒自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伤,他虽然想要发声,却因为社会的压迫而无法做到。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痛苦,感叹自己的无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担忧和不满。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社会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英雄壮举的赞美。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思考,也有激昂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