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积雨后,夜闻蚯蚓声。
似争络纬繁,不让蟋蟀清。
嗟尔微陋物,身与土壤并。
藐然本无心,天时使之鸣。
空庭杂槁木,亦能感人情。
老蛟蛰污泥,寂默不自惊。
一旦走霹雳,飞雨洗八纮。
幽蟠孰可闻,自有济物诚。
岁若弗大旱,此志岂妄行。
注释:
新秋,即初秋,指农历七、八月间,天气转凉的时候。积雨后,即连绵阴雨之后。夜闻,夜里听到。蚯蚓声,蚯蚓在土中掘洞时发出的声响。似争络纬繁,似乎在争夺蟋蟀鸣声的热闹。不为蟋蟀清,因为蟋蟀鸣声比较清脆,而蚯蚓的声音比较低沉。微陋物,微小而不起眼的事物。身与土壤并,蚯蚓的身体和土壤连在一起。藐然,轻视的样子。无心,没有目的。天时使之鸣,是说天地万物都按照自然规律生长繁衍,所以它们各自发出自己的鸣声。空庭杂槁木,庭院里各种枯萎的树木杂草丛生。亦能感人情,枯树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情感。老蛟蛰泥土,龙王蛰伏在泥沼之中。寂默不自惊,在寂静的夜晚也不会感到惊恐。一旦走霹雳,一声巨震使雷电交加。飞雨洗八纮,闪电雷鸣,倾盆大雨从天空倾泻而下。幽蟠孰可闻,谁能听见这种声音呢?自有济物诚,这声音是大自然的恩赐,它有拯救万物的诚意。
赏析:
此诗写初秋时节,诗人在一场绵绵细雨之后,夜静更深时所听到的几种虫鸣。诗中对每一种虫鸣都有细致的描述,如蚯蚓之声“似争络纬繁”,蟋蟀之鸣“不让蟋蟀清”,等等。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初秋夜雨图。同时,诗人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深热爱和赞美。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既写出了初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