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
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
阴壑滀风云,阳厓产金碧。
离披万年树,根抱太古石。
修廊围峻阁,窈窕压山脊。
宝像浮海来,珠缨冷光滴。
叩阑见鼋鼍,扬首意自得。
偃蹇互出没,日此饱馀食。
又有翠羽禽,群飞喜宾客。
口衔绀蒂花,近我若相识。
开轩心旷绝,上下无异色。
气象特清壮,所览辄快适。
予心本高洒,误为尘土隔。
不知人间世,有此物外迹。
落日将登舟,低回空自惜。

【注释】

①孤峰:指金山寺前的金山。②沧江:指长江。③突兀台殿积:指金山寺的台殿。④惊波:指大波浪。⑤阴壑:指山谷。⑥阳厓:指山岩上的崖岸,这里泛指山崖。⑦太古石:指古老的岩石。⑧修廊:即修长的廊道。⑨窈窕:深远的样子。⑩宝像:佛祖塑像。⑪珠缨:指佛祖头上的珠宝头饰。⑫鼋鼍(yuán tuó):大鱼和鳖一类的水生动物。⑬偃蹇(yǎn jiǎn):曲折蜿蜒。⑭饱食:吃饱了。⑮翠羽禽:翠色的羽毛的鸟。⑯绀蒂花:深蓝色的花蕾。⑰开轩:打开窗户。⑱上下:指前后左右,这里指上下四方。⑲气象:指景象或形势。⑳高洒:豪迈洒脱。㉑尘土:尘世。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金山寺的景色,赞美了佛教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佛的虔诚信仰,同时也抒发了一种超脱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感。

首联“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以苍劲有力的笔触描绘出了金山寺的壮观景象。金山寺前有一片浩瀚的沧海,山峰耸立,云雾缭绕。台殿高耸,犹如堆积在山巅之上,气势非凡。

颔联“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进一步描绘了金山寺附近的大波浪和雷电的景象。巨浪翻滚,雷电交加,仿佛整个天空都被震撼了。

颈联“阴壑滀风云,阳厓产金碧”,则将视角转向了金山寺周围的山谷和悬崖。阴壑中聚集着风云变幻,而阳涯上则出产着金色的岩石和璀璨的宝石。

尾联“离披万年树,根抱太古石”,进一步展现了金山寺的历史沧桑感。千年的古树与古老的岩石相依为命,岁月流转,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金山寺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于佛的虔诚信仰和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安详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