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盖自东晋以来,刘聪、石勒、慕容、苻坚、姚兴、赫连之徒,纷纷而起者,不可胜数。至于元氏,并吞灭取,略已尽矣,而南方未服。元氏自分而为周、齐。周并齐而授之隋。隋文取梁灭陈,而后天下为一。彼亦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全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昔尝闻之,周之兴,太王避狄于岐,豳之人民扶老携幼,而归之岐山之下,累累而不绝,丧失其旧国,而卒以大兴。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隋论
古圣人治国之道,得失之间见智慧
- 前言
- 隋文盛世背景
- 隋文帝统治策略分析
- 隋朝灭亡原因探讨
- 隋文盛世
- 隋文帝政治成就
- 隋炀帝时期繁荣景象
- 隋朝统一对后世影响
- 得失之间
- 视失天下之轻
- 为政宽缓与忧虑
- 历史教训警示后人
- 治国之策
- 修德来吸引天下
- 严法峻令防范变乱
- 谋臣旧将处理方式
- 古今对比
- 秦亡与隋亡异同点
- 古代圣王治国智慧
- 现代治理启示
- 结论
- 总结隋朝兴衰教训
- 思考治国安邦根本
- 未来展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