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诗句: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译文:一阵狂风把喧闹的市井声抛向空中,我因病体而只能坐着度过清明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清明二绝》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清明日暮的景色和自身心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第一句“卷地风抛市井声”,诗人以“卷地风”形象地描绘了风势之大,仿佛能把整个城市的声音都卷入风中。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清明节日特有的热闹景象。然而,诗人紧接着却用“病夫危坐了清明”来转折,暗示自己因病不能出门赏春,只能在家中静坐,感受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
第二句“一帘晚日看收尽”,诗人通过观察夕阳西下的景象,展现了一天中最美的时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夕阳的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与清明时节的哀思氛围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深意。
最后一句“杨柳微风百媚生”,则是描绘了春天杨柳随风摇曳的美丽情景。杨柳依依,微风吹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述,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日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