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王十九年(辛未,公元前三五零年)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魏遇于彤。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三四八年)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显王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三四七年)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显王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三四六年)

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显王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三四四年)

诸侯会于京师。

显王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三四三年)

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是《资治通鉴》的第二卷,其中包含“显王十九年(辛未,公元前350年)”至“显王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347年)”的内容。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显王十九年(辛未,公元前350年)
  •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在咸阳修建宫殿,标志着秦国政治中心的形成。
  • 徙都之:将都城迁至新的地点,增强了咸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下令禁止民众因家庭关系不同而分居异室,强化了家族之间的联系。
  • 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将分散的小乡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行政单位。
  • 县置令、丞:每个县设置县令和县丞,负责该县的行政和司法事务。
  • 废井田:废除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
  1. 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348年)
  •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商鞅进一步改革税收制度,简化税收程序,提高征税效率。
  • 行之:推行新税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掌控。
  1. 显王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347年)
  • 赵公子范袭邯郸:赵国贵族赵公子范发动叛乱,攻占了邯郸城。
  • 不胜而死:赵公子范虽英勇但最终失败,壮烈牺牲。
  1. 显王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346年)
  • 齐杀其大夫牟:齐国国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杀死了齐国的大夫牟。
  •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鲁国君主鲁康公去世,其子鲁景公继位。
  •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卫国被迫改名为侯,成为晋国的附庸,这反映了当时战国七雄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
  1. 显王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344年)
  • 诸侯会于京师: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魏国首都大梁集会,商讨共同对抗其他国家的策略。
  • 显王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343年)
  • 王致伯于秦:魏惠王向秦国派出使者,表明与秦国结盟的意愿。
  • 诸侯皆贺秦:其他诸侯国对秦国的胜利表示祝贺。
  • 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秦国的公子少官率领军队在黄河边逢泽与诸侯会面,准备迎接魏惠王前来朝见。

《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通过记录春秋时期秦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展现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政治斗争的激烈。从商鞅变法到诸侯国的联合抗秦,这一时期的政治动态不仅塑造了秦国的历史进程,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