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王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资治通鉴 · 卷十七 · 汉纪九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王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译文:
如果不及时培养和选拔人才,而急于求得贤能之士来填补空缺,这就如同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就期望它光彩照人一样。所以培养士人的最重要的地方是太学,太学是贤能之士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化的根本。如今一个郡一个国的人才储备都不足以应对,这是因为王道在很多地方都已经中断了。我希望陛下能够振兴太学,设置高明的老师,来养育天下的人才,多次考核他们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那么英杰之士就会得到重用。现在郡守县令都是民众的师长,他们是传达法令并宣扬教化的关键人物,如果师长们不能成为表率,那么我们的皇帝的德行就无法传播出去,恩泽就无法润泽到每一个角落。现在的官吏已经没有受过教育,有的甚至不遵守朝廷的法令,残暴地虐待百姓,和坏人勾结在一起,使得贫苦孤独的人受到冤屈和苦难,职位也不高,这些都不符合陛下的心意。因此阴阳之气混乱不通,社会风气败坏,百姓生活困苦,国家无法安定,这都是由于长吏们的昏聩导致的。
长吏们大多是由郎中、中郎、吏二千石的子弟担任,选择官员还因为那些子弟家财丰富。但是古代所谓的功绩,是根据一个人能否胜任官职来评定的,而不是说他做了多久的官。所以即使一个小才子虽然只是做了一会儿工作,但他还是可以留在他原来的岗位上,即使是真正的英才虽然没有做很长时间的工作,也不会妨碍他成为国家的辅佐大臣。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全力治理好自己的事业以便为国家立功。但是现在情况却恰恰相反,做久了官的人才能够得到提拔,做久了事的人才能够提升到很高的官位。因此人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而丧失了羞耻心和廉洁操守,良才和庸才混杂不清,没有能够辨别出谁是真正的人才。我认为应该让各诸侯王、郡守、两千石的官员各自选出自己所管辖地区的贤能之士,每年上报给中央,让他们在宫中接受皇上观察,以此来考察大臣的能力。对于被推荐的贤人有奖赏,对于不推荐的庸才也有惩处。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所有负责管理人才的官员都会尽心竭力地去选拔贤才,那么天下的英才就可以得到适当的使用和安排了。如果能够全面选拔到天下的贤能之人,那么像三王那样的盛世就能够轻易实现,尧舜那样的美誉也可以达到。不要用时间的长短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功绩,而是要根据实际能力和业绩来任命官员,根据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来进行评价和安置,这样人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光荣的道路,什么是耻辱的道路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