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儿单于好杀伐,国人不安;又有天灾,畜多死。左大都尉使人间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上乃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以应之。
秋,八月,上行幸安定。
汉使入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与其群臣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
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天子尝使浞野侯以七百骑虏楼兰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拜李夫人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制军事。

资治通鉴·卷二十一·汉纪十三

匈奴儿单于好杀伐,国人不安;又有天灾,畜多死。左大都尉使人间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上乃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以应之。

秋,八月,上行幸安定。

汉使入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与其群臣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

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天子尝使浞野侯以七百骑虏楼兰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拜李夫人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制军事。

赏析: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它详细记录了汉武帝时期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过程以及相关人物的活动情况。文章通过叙述双方的互动、策略和事件的发展,揭示了战争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同时,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汉朝军队的战略布局和战术运用,以及匈奴儿单于的个性特点和国内状况。

文章开篇描述了匈奴儿单于的残暴行为,导致国人不安,并引发了自然灾害。这种描述方式直接切入主题,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接着,左大都尉派人向汉朝告急,表达了投降的意愿,但被拒绝。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汉朝对匈奴的警惕性,也暗示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随后,汉朝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修筑了受降城,以应对匈奴的威胁。这个动作虽然看似被动,但实际上是汉朝为了巩固边境安全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措施,显示了汉朝的军事实力和战略眼光。

在文中,还提到了汉朝使者姚定汉等人对匈奴的描述,他们指出匈奴军队数量不多且战斗力不强,这为汉朝提供了出兵的理由。然而,汉朝并未完全信任这些描述,而是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前去调查情况。这一细节反映了汉朝对外交活动的谨慎态度,以及对信息真实性的怀疑。

文章通过描写汉朝的愤怒和反击行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加深了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资治通鉴》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详细叙述,展现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这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也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国家安全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