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而吉谓守丞谁如:“皇孙不当在官。”使谁如移书京兆尹,遣与胡组俱送;京兆尹不受,复还。及组日满当去,皇孙思慕,吉以私钱雇组令留,与郭征卿并养,养月,乃遣组去。后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无诏令。”时吉得食米、肉,月月以给皇曾孙。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吉闻史良娣有母贞君及兄恭,乃载皇曾孙以付之。贞君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贺欲以女孙妻之。是时昭帝始冠,长八尺二寸。贺弟安世为右将军,辅政,闻贺称誉皇曾孙,欲妻以女,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于是贺止。时暴室啬夫许广汉有女,贺乃置酒请广汉,酒酣,为言:“曾孙体近,下乃关内侯,可妻也。”广汉许诺。明日,妪闻之,怒。广汉重令人为介,遂与曾孙。贺以家财聘之。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狗,以是俱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尝困于莲勺卤中,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时会朝请,舍长安尚冠里。
资治通鉴 · 卷二十四 汉纪十六
既而吉谓守丞谁如:“皇孙不当在官。” 使谁如移书京兆尹,遣与胡组俱送;京兆尹不受,复还。及组日满当去,皇孙思慕,吉以私钱雇组令留,与郭征卿并养,养月,乃遣组去。后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无诏令。”时吉得食米、肉,月月以给皇曾孙。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吉闻史良娣有母贞君及兄恭,乃载皇曾孙以付之。贞君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贺欲以女孙妻之。是时昭帝始冠,长八尺二寸。贺弟安世为右将军,辅政,闻贺称誉皇曾孙,欲妻以女,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于是贺止。时暴室啬夫许广汉有女,贺乃置酒请广汉,酒酣,为言:“曾孙体近,下乃关内侯,可妻也。”广汉许诺。明日,妪闻之,怒。广汉重令人为介,遂与曾孙。贺以家财聘之。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狗,以是俱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尝困于莲勺卤中,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时会朝请,舍长安尚冠里。
资治通鉴·卷二十四 · 汉纪十六
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此诏书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对民生的关注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智慧。当时,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开始更加注重减轻百姓负担,确保国家长治久安。通过减少口赋钱,不仅体现了对民众疾苦的体谅,也显示了汉朝政府在治国理政上的远见卓识。
夏,四月,癸来,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这则记载揭示了昭帝时期的皇位继承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帝位空缺,朝廷内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协商,但最终决定由广陵王刘胥继位,这一决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此次减赋措施,旨在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增强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使农民能够在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生活,从而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有助于提升汉朝的整体国力。
昌邑哀王刘贺,字子侯,是西汉宣帝刘询的同父异母兄长。他因骄奢不法而失宠被废。此事反映出汉朝初期政治家族成员间的复杂关系。虽然刘贺最终被废黜并受到严厉惩处,但他的存在提醒人们,任何权力都需谨慎行使,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资治通鉴》中关于孝昭皇帝和元平元年的记载,不仅展现了汉代的政治变迁、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还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及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行为和决策。这些内容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也为理解古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视角。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复杂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