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世遂西至大宛。大宛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说,议封奉世。丞相、将军皆以为可,独少府萧望之以为:“奉世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元康二年(丁巳,公元前六四年)
春,正月,赦天下。上欲立皇后,时馆陶主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爱幸。上欲立张婕妤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后宫无子而谨慎者。二月,乙丑,立长陵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封其父奉光为邛成侯。后无宠,希得进见。
资治通鉴
· 卷二十五 · 汉纪十七奉世西行至大宛
大宛听闻其斩莎车王,对其敬重异常,以名马象龙相赠。上甚悦,欲封奉世,丞相、将军皆以为可,唯少府萧望之说:“奉世奉命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
中宗孝宣皇帝下元康二年(丁巳,公元前六四年)
春,正月,赦天下。上欲立皇后,时馆陶主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爱幸。上欲立张婕妤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后宫无子而谨慎者。二月,乙丑,立长陵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封其父奉光为邛成侯。后无宠,希得进见。
注释:
- 奉世:东汉时期的一位使节,奉旨出使西域,曾斩杀莎车王。
- 大宛:古代国名,位于今中亚地区,与汉朝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 莎车王:古代西域的一个国王,奉世斩杀他,表明了对中央政权的忠诚。
- 萧望之:西汉时期人物,是当时著名的贤臣之一,主张法治,反对专权。
- 少府:古代官名,负责国家财政和皇家器物等事务。
- 中宗孝宣皇帝:刘奭,西汉时期的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 元康二年:公元64年,这一年是汉宣帝刘询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
- 地节三年:公元66年,刘询在位期间的第三个年头。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了东汉时期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奉世被立为大宛国的使者,并在完成任务后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然而,他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与丞相和将军之间的争议,使得皇帝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应该给予他封赏。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也展示了君主在用人问题上必须权衡利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