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少府宋畴坐议“凤皇下彭城,未至京师,不足美”,贬为泗水太傅。
上迁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萧望之为平原太守。望之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之不究,悉出谏官以补郡吏。朝无争臣,则不知过,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上乃征望之入守少府。
东海太守河东尹翁归,以治郡高第入为右扶风。翁归为人,公廉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其为扶风,选用廉平疾奸吏以为右职,接待以礼,好恶与同之;其负翁归,罚亦必行。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故尤得名誉于朝廷。
【译文】
这一年,少府宋畴因为议论“凤凰下彭城,还没到京师,不值得赞美”,被贬为泗水太守。 皇上升任博士、谏大夫通晓政事的人补充郡国守相,任命萧望之为平原太守。萧望之给皇帝上疏说:“陛下怜悯百姓,恐怕德泽不能普及,就全部派出谏官去补充郡守和县令。朝廷没有敢说话的臣子,那就不知道有过错。这就是忧患于末而忘记了根本。”于是皇上征召萧望之入朝担任少府。 东海太守河东人尹翁归因治理郡中高才而调入担任右扶风。尹翁归为人公廉明察,郡中的官吏和百姓贤能或不肖以及奸邪罪名都知道得很清楚。各县都设有记录名册,自己亲自处理政务;如有急事,便放宽一些要求。吏民稍有松懈,他便查阅名册。选拔人才一定选择在秋冬考核官吏大会上及外出巡视各县的时候,不在无事时。他选拔人才,以一警百人。吏民都佩服他的廉洁公正,恐惧改过自新。当他担任左冯翊时,选用廉平疾奸吏做属官,接待以礼,好恶与同之;那些违背尹翁归的,惩罚也一定执行。然而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因此特别得到朝廷的名誉。
【赏析】
此文记叙了萧望之被贬后,其弟萧咸推荐他为太傅的事情。萧望之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清节之士,他曾任御史大夫、司隶校尉等职,多次直言进谏,敢于批评皇帝,因此被贬为太傅。萧咸推荐哥哥,是因为萧望之曾对弟弟有过帮助,所以萧咸举荐他当太傅,也是出于报答之情。文章通过对萧咸的推荐,赞扬了萧望之的清白品质和崇高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