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安国至羌中,召先零诸豪三十馀人,以尤桀黠者皆斩之;纵兵击其种人,斩首千馀级。于是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怨怒,无所信乡,遂劫略小种,背畔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安国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羌;至浩亹,为虏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众。安国引还,至令居,以闻。
时赵充国年七十馀,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乃大发兵诣金城。夏,四月,遣充国将之,以击西羌。
六月,有星孛于东方。
赵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遣骑候四望峡中无虏,夜,引兵上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岂得入哉!”
资治通鉴 · 卷二十六 · 汉纪十八义渠安国之征羌行动及其影响分析
- 前言
- 赵充国年龄与军事经验
- 羌族叛乱背景概述
- 赵充国对羌族策略制定
- 义渠安国征讨先零部族
- 先零部族首领特性描述
- 义渠安国采取严厉手段
- 羌族族群反应与态度转变
- 赵充国金城之战准备
- 兵员与物资储备情况
- 渡河前夜三校行动
- 渡河及后续行动部署
- 羌族抵抗与赵充国策略
- 羌族抵抗行为特征
- 赵充国处理冲突方式
- 羌族心理变化与赵充国对策
- 赵充国成功与失败分析
- 羌族投降原因探讨
- 战役中得失利弊分析
- 历史影响及评价
- 结论
- 赵充国军事贡献总结
- 羌族管理政策反思
- 未来羌族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