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上屯田奏曰:“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所用粮谷、茭稾,调度甚广,难久不解,役不息,恐生它变,为明主忧,诚非素定庙胜之册。且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心以为击之不便!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馀枚,在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畮;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胡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畜,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谨上田处及器用簿。”
上报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孰计其便,复奏。”

资治通鉴 · 卷二十六 · 汉纪十八遂上屯田奏曰:“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所用粮谷、茭稾,调度甚广,难久不解,役不息,恐生他变,为明主忧,诚非素定庙胜之册。且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心以为击之不便!

译文:

我率领的官兵、马和牛所消耗的粮食,以及种植的庄稼等物资,都需要从各地调配,这非常困难,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就会影响军队的士气。恐怕会引起其他的变故,这是让贤明的君主担忧的事情。因此我认为攻击他们不是好主意。

分析: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军事行动的考虑和担忧。他认为军队的后勤补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就会对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产生影响。同时,他也意识到这场战争是持久战,需要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通过屯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屯田

注释:

屯田:指在边疆地区设立屯堡,进行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

赏析:

这段话体现了张骞的军事策略和对战争形势的认识。他认识到了军队在战争中的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战争是持久战的特点。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通过屯田的方式来解决军队的后勤补给问题。这个建议在当时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军队的后勤补给是非常重要的,而屯田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