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
冬,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及紫坛伪饰、女乐、鸾路、骍驹、龙马、石坛之属。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三一年)
春,正月,罢雍五畤及陈宝祠,皆从匡衡之请也。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赦奉郊县及中都官耐罪徒;减天下赋钱,算四十。
闰月,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
三月,辛丑,上始祠后土于北郊。
丙午,立皇后许氏。后,车骑将军嘉之女也。元帝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太子。
上自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以备后宫。大将军武库令杜钦说王凤曰:“礼,一娶九女,所以广嗣重祖也。娣侄虽缺不复补,所以养寿塞争也。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胤嗣有贤圣之君;制度有威仪之节,则人君有寿考之福。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于高年。男子五十,好色未衰;妇人四十,容貌改前;以改前之容侍于未衰之年,而不以礼为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徠异态;后徠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是以晋献被纳谗之谤,申生蒙无罪之辜。今圣主富于春秋,未有适嗣,方乡术入学,未亲后妃之议。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声色技能,为万世大法。夫少戒之在色,《小卞》之作,可为寒心。唯将军常以为忧!”凤白之太后,太后以为故事无有;凤不能自立法度,循故事而已。凤素重钦,故置之莫府,国家政谋常与钦虑之,数称达名士,裨正阙失;当世善政多出于钦者。

”`

诗句释义- 八月,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描述了一个天文现象,即在八月份有两个月亮连续出现,并且早晨可见于东方。

译文

  •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二: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三十一年)
  • 春,正月,罢雍五畤及陈宝祠,皆从匡衡之请也。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赦奉郊县及中都官耐罪徒;减天下赋钱,算四十。:描述了皇帝开始在长安南郊进行祭祀活动并赦免了相关地区和囚犯,同时也减免了全国的赋税。
  • 闰月,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三月,辛丑,上始祠后土于北郊。丙午,立皇后许氏。后,车骑将军嘉之女也。元帝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太子。:描述了在闰年将渭城的延陵亭部选定为新的皇帝陵墓,以及皇后许氏的正式册封,她是由车骑将军王嘉的女儿。元帝因母亲恭哀后的遭遇深感悲痛,因此选择让贤淑的女子担任皇后。
  • 上自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以备后宫。大将军武库令杜钦说王凤曰:“礼,一娶九女,所以广嗣重祖也。娣侄虽缺不复补,所以养寿塞争也。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胤嗣有贤圣之君;制度有威仪之节,则人君有寿考之福。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于高年。男子五十,好色未衰;妇人四十,容貌改前;以改前之容侍于未衰之年,而不以礼为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徠异态;后徠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是以晋献被纳谗之谤,申生蒙无罪之辜。今圣主富于春秋,未有适嗣,方乡术入学,未亲后妃之议。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声色技能,为万世大法。夫少戒之在色,《小卞》之作,可为寒心。唯将军常以为忧!”凤白之太后,太后以为故事无有;凤不能自立法度,循故事而已。凤素重钦,故置之莫府,国家政谋常与钦虑之,数称达名士,裨正阙失;当世善政多出于钦者。:这段文字描述了杜钦对汉武帝时期的后宫制度的评论。他认为应该制定严格的后宫制度来规范女性的行为,以防止她们做出不端行为。杜钦还建议建立九女的制度,并详细选拔有德行的家庭中的淑女。他担忧过度的性欲会影响皇帝的寿命和国家的未来。**
  • 孝元帝以其绝域,不录,放其使者于县度,绝而不通。:描述了因为距离远的关系,孝元帝没有采纳他们的奏书,并将其使者遣送至边关。

赏析

  • 汉纪二十二(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二年):此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变化和道德观念的转变。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写反映了古代中国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以及对权力、道德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礼”、“德”、“色”等词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展现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