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丁卯,光禄勋于永为御史大夫。永,定国之子也。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四年(庚子,公元前二一年)
春,二月,赦天下。
夏,四月,雨雪。
秋,九月,壬申,东平思王宇薨。
少府王骏为京兆尹。骏,吉之子也。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王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
闰月,壬戌,于永卒。
乌孙小昆弥乌就屠死,子拊离代立;为弟日贰所杀。汉遣使者立拊离子安日为小昆弥。日贰亡阻康居;安日使贵人姑莫匿等三人诈亡从日贰,刺杀之。于是西域诸国上书,愿复得前都护段会宗;上从之。城郭诸国闻之,皆翕然亲附。
谷永奏言:“圣王不以名誉加于实效;御史大夫任重职大,少府宣达于从政,唯陛下留神考察!”上然之。
解析:
- 诗歌原文:
冬,十一月,丁卯,光禄勋于永为御史大夫。
- 这一句描述了在冬季的第十一个月,即十一月初五日,有一位名为“于永”的光禄勋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 人物背景:
- 于永:根据历史记录,于永是定国之子,这意味着他有可能是汉武帝的儿子之一,具体身份需要进一步的历史资料来确定。
- 光禄勋:在古代,光禄勋是负责朝政的重要官职,通常由有才能或地位显赫的人担任。
- 事件影响:
- 这一任命可能意味着于永具有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被朝廷所重视。同时,这也显示了朝廷对于新任命的官员进行考察和考核的重视。
- 相关注释与分析:
- 圣王不以名誉加于实效:这表明统治者在用人时,更注重实际效果而非仅仅是名义上的声誉。这一点在历史上多次被提及,强调的是务实的政治态度。
- 御史大夫任重职大,少府宣达于从政:这反映了当时政治体系中的不同职位及其重要性。御史大夫掌握监察权,而少府则负责传达政令,两者都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唯陛下留神考察!:这是皇帝对臣下的忠告,也是对整个政治体系的一次提醒,要求所有参与政治的人员都要审慎行事,真正地为国家的利益服务。
- 赏析:
-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寥寥数语,传达出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治国安民都需要深思熟虑、脚踏实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