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卓茂薨。
十一月,丙申,上行幸宛。
岑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馀级;丰馀兵裁千人,食且尽。十二月,丙寅,帝幸黎丘,遣使招丰,丰不肯降;乃使硃祜等代岑彭围黎丘,使岑彭、傅俊南击田戎。
公孙述聚兵数十万人,积粮汉中;又造十层楼船,多刻天下牧守印章。遣将军李育、程乌将数万众出屯陈仓,就吕鲔,将徇三辅;冯异迎击,大破之,育、乌俱奔汉中。异还,击破吕鲔,营保降者甚众。是时,隗嚣遣兵佐异有功,遣使上状,帝报以手书曰:“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数蒙伯乐一顾之价。将军南拒公孙之兵,北御羌、胡之乱,是以冯异西征,得以数千百人踯躅三辅。微将军之助,则咸阳已为它人禽矣!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傥肯如言,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间构之言。”其后公孙述数遣将间出,嚣辄与冯异合势,共摧挫之。述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绶授嚣;嚣斩其使,出兵击之,以故蜀兵不复北出。
下面是对《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的逐句翻译与注释,包括诗句、译文和赏析:
- 诗句翻译:1. 太傅卓茂薨。2. 十一月,丙申,上行幸宛。3. 岑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馀级;丰馀兵裁千人,食且尽。4. 十二月,丙寅,帝幸黎丘,遣使招丰,丰不肯降;乃使硃祜等代岑彭围黎丘,使岑彭、傅俊南击田戎。5. 公孙述聚兵数十万人,积粮汉中;又造十层楼船,多刻天下牧守印章。6. 遣将军李育、程乌将数万众出屯陈仓,就吕鲔,将徇三辅;冯异迎击,大破之,育、乌俱奔汉中。7. 异还,击破吕鲔,营保降者甚众。8. 隗嚣遣兵佐异有功,遣使上状,帝报以手书曰:“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数蒙伯乐一顾之价。将军南拒公孙之兵,北御羌、胡之乱,是以冯异西征,得以数千百人踯躅三辅。微将军之助,则咸阳已为它人禽矣!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傥肯如言,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间构之言。”9. 其后公孙述数遣将间出,嚣辄与冯异合势,共摧挫之。10. 述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绶授嚣;嚣斩其使,出兵击之,以故蜀兵不复北出。
诗作赏析:
这首诗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一段记录,通过描述一系列政治、军事事件,展现了东汉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诗中描绘了多位历史人物的活动,如太傅卓茂的去世、岑彭的征战、冯异的军事行动等,同时也反映了东汉晚期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冲突。
从诗中可以看到东汉末年的动荡不安和各种势力之间的角逐。诗中提到的各种战争、策略和决策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诗中的描写虽然简略,却能够让人感受到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诗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冯异西征”一节,展示了东汉末期一位重要将领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诗中的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
《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不仅是一篇记载东汉政治、军事事件的史书,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