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帝在鲁,闻弇为步所攻,自往救之。未至,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沟堑皆满。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人定时,步果引去,伏兵起纵击,追至臣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收得辎重二千馀两。步还剧,兄弟各分兵散去。后数日,车驾至临菑,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又难于信也。又,田横亨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帝进幸剧。

【诗句】是时帝在鲁,闻弇为步所攻,自往救之。

【译文】这时皇上在鲁国,听说王邑被刘秀的军队围攻,亲自前往救援。

【注释】是:那时。鲁:这里指的是鲁国。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皇上对王邑军队被围攻的关心,以及他对救援行动的重视。他亲自前往,体现了他的关心和对救援任务的重视。

【诗句】未至,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

【译文】还没有到达现场,陈俊对王邑说:“敌军兵力强大,我们可以先关闭营门,休息士兵,等待他们到来。”

【注释】剧:这里是形容词,意为“凶猛的”。虏:古代对异族或外族人的称呼。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也展现了陈俊作为军师的智慧和谋略。他建议王邑暂时关闭营门,休息士兵,等待援军的到来,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诗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

【译文】王邑回答说:“皇帝即将到达,我们应当宰杀牛犊、准备美酒迎接百官,怎么能把敌人留给君父呢?”

【注释】乘:这里是动词,指乘坐。

舆:这里指的是天子的车驾。

酾(shái)酒:用瓢舀酒。酾,舀出的意思。

【赏析】王邑的回应充满了忠诚和勇气。他不仅表示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还表现出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蔑视。这种态度和精神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诗句】乃出兵大战。

【译文】于是王邑率军队发起了大规模战斗。

【注释】乃:于是。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景,表现了王邑的决心和勇气。他在得知皇帝将要来援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发动反击,展现出了一名将领的英勇和果断。

【诗句】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沟堑皆满。

【译文】从天亮一直打到天黑,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死伤人数无数,敌人的壕沟都被填满了。

【注释】自旦及昏:从天亮一直打到天黑。

复:再次。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王邑军队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从天亮一直打到天黑,王邑的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坚韧的意志。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到敬佩。

【诗句】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

【译文】王邑知道刘秀的军队即将撤退,预先设置左右翼作为埋伏等待着刘秀的军队。

【注释】豫:预先。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王邑的高明战术。他通过提前部署伏兵,成功地引诱刘秀的军队进入陷阱。这种战术展示了王邑的军事才能和智慧。

【诗句】人定时,步果引去,伏兵起纵击,追至臣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收得辎重二千馀两。

【译文】到了傍晚时分,刘秀的军队果然撤走,伏兵开始出击,追赶到泉陵县境内,相距八九十里远,双方的尸体相互连接着,缴获了两千多辆战车和其他军用物资。

【注释】人定:到了傍晚。

臣昧:地名,位于泉陵县附近。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刘秀军队追击刘秀的情况。他们在傍晚时分成功追击到泉陵县附近的地区,距离刘秀的军队有八九十里远。双方的尸体相互连接着,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包括两千多辆战车和其他军用物资。这一胜利充分展现了刘秀军队的勇气和决心。

【诗句】步还剧,兄弟各分兵散去。

【译文】刘秀的军队回到剧地后,各自分兵分散开去了。

【注释】剧:这里指的是剧地。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刘秀军队的胜利。他们成功地击败了刘秀军队,并各自分兵散开。这个结果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战术和策略的正确性。

【诗句】后数日,车驾至临菑,自劳军,群臣大会。

【译文】过了几天,皇帝的车队抵达临菑,亲自慰劳军队,召集群臣进行大会讨论。

【注释】劳军:慰劳军队。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皇帝亲自慰劳军队的情景。这表明皇帝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了皇帝与将士们的深厚感情和团结一致的氛围。

【诗句】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

【译文】皇帝对王邑说:“过去韩信攻破了历山北面的城市开辟了基业,现在您攻打祝阿城建立了功业,这都是齐地的西边边界,您的功劳足以和韩信相比。”

【注释】历下:古地名。

祝阿:古地名。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王邑的功绩。它强调了王邑在齐地西部边界建立的功业与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韩信相比毫不逊色,这充分表达了皇帝对王邑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诗句】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又难于信也。

【译文】然而韩信曾经攻击过已经投降的敌人,将军却独自打败了强敌,这样的功绩又比韩信更难能可贵。

【注释】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已降:已经投降。

勍敌:强大的敌人。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王邑的功绩。它指出了王邑与其他将领相比的特殊之处——他不仅攻克了已经投降的敌人,还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这种卓越的战绩使得他的功绩显得更加难以超越。

【诗句】又,田横亨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

【译文】另外,田横曾经杀死了郦食其,当田横投降后,高祖曾诏令卫尉不得报复郦食其;张步之前也曾杀死伏隆,如果张步前来归顺,我将会下令大司徒释放他过去的仇恨,这些情况都很相似。

【注释】田横:西汉初年的一位著名起义领袖。

亨:杀死。

郦生:即郦食其,是秦朝时期的一位谋士和辩才。

高帝:即汉高祖刘邦。

卫尉:官名。(掌管禁卫军的长官)

伏隆:即伏波将军李广利的儿子李敢。

【赏析】这句话总结了王邑与其他将领的不同之处。首先,他成功地击败了已经投降的敌人,这一点与其他将领相同。然而,他又在面对田横、郦食其等人的时候表现出了自己的决断力和勇气,这与刘邦和张良等其他将领不同。同时,他也在处理张步归降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宽容度,这与伏波将军李广利的儿子李敢一样不同。总的来说,王邑的事迹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使他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