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以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日磾,融之族孙也。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帝亲任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九月,司徒许相罢;以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刘弘为司空。
以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重,永乐太后兄子也。
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
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帝欲厌之,乃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步骑数万人,结营为陈。甲子,帝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大将军进驻小华盖下。帝躬擐甲、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而还,以兵授进。帝问讨虏校尉盖勋曰:“吾讲武如是,何如?”对曰:“臣闻先王翟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以昭果毅,只黩武耳!”帝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勋谓袁绍曰:“上甚聪明,但蔽于左右耳。”与绍谋共诛嬖幸,蹇硕惧,出勋为京兆尹。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 汉纪五十一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秋,七月,以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马日磾,马融之族孙也。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帝亲任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九月,司徒许相罢;以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刘弘为司空。
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帝欲厌之,乃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

赏析:

此段描述了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背景之下,皇帝与将领们的军事活动和决策过程。从选拔官员、建立军事组织到应对外患,都显示了东汉朝廷的应对策略及其内部的权力斗争。马日磾作为重要的军事人物,在多个职位上的变动反映了他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国家军事的控制。

马日磾的升迁和调动揭示了其个人能力与家族背景的结合。作为著名经学家马融的族孙,马日磾继承了家族在学术上的成就,并通过才学入仕成为朝廷重臣。他的多次职务变动不仅体现了其在朝中的稳定地位,也反映出他对东汉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西园八校尉的设立和蹇硕的领导显示了皇帝对高级军事力量的重视。这一措施可能源于黄巾起义的持续威胁,以及皇帝本人对军事力量的高度集中管理。这不仅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也是为了通过直接掌握这些力量来加强皇权。

青、徐黄巾的再起再次证明了东汉晚期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的状况。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军事准备和防御,但仍然无法阻止叛乱的爆发,这暴露了当时朝廷面对外敌时能力的不足。

这段历史记录反映了东汉晚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同时也展示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分析马日磾及其他将领和官员的活动,我们可以理解到当时社会的动态以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