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导遗含书曰:“近承大将军困笃,或云已有不讳。寻知钱凤大严,欲肆奸逆;谓兄当抑制不逞,还蕃武昌,今乃与犬羊俱下。兄之此举,谓可得如大将军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乱朝,人怀不宁,如导之徒,心思外济。今则不然。大将军来屯于湖,渐失人心,君子危怖,百姓劳弊。临终之日,委重安期;安期断乳几日?又于时望,便可袭宰相之迹邪?自开辟以来,颇有宰相以孺子为之者乎?诸有耳者,皆知将为禅代,非人臣之事也。先帝中兴,遗爱在民;圣主聪明,德洽朝野。兄乃欲妄萌逆节,凡在人臣,谁不愤叹!导门户小大受国厚恩,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矣!”含不答。
或以为“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郗鉴曰:“群逆纵逸,势不可当,可以谋屈,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吏民惩往年暴掠,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忧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一战;旷日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智力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强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万一蹉跌,虽有申胥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乃止。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卷九十三·晋纪十五》,描述了晋朝司徒导对王含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王含行为的不满和担忧。
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
- 资治通鉴 · 卷九十三 · 晋纪十五
司徒导遗含书曰:“近承大将军困笃,或云已有不讳。寻知钱凤大严,欲肆奸逆;谓兄当抑制不逞,还蕃武昌,今乃与犬羊俱下。兄之此举,谓可得如大将军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乱朝,人怀不宁,如导之徒,心思外济。今则不然。大将军来屯于湖,渐失人心,君子危怖,百姓劳弊。临终之日,委重安期;安期断乳几日?又于时望,便可袭宰相之迹邪?自开辟以来,颇有宰相以孺子为之者乎?诸有耳者,皆知将为禅代,非人臣之事也。先帝中兴,遗爱在民;圣主聪明,德洽朝野。兄乃欲妄萌逆节,凡在人臣,谁不愤叹!导门户小大受国厚恩,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矣!”含不答。
译文:
我收到司徒导的信,他说:“最近听说大将军病得很重,有人传言他已经去世了。现在听说钱凤非常嚣张,想要发动叛乱;我以为你应当抑制那些不安分的人返回武昌,但现在你却和那些小人一起下来。你的这种做法,能像过去的大将军那样成功吗?过去那些奸臣扰乱朝政,使人们心中不安,就像我这样的人,心思都在如何帮助国家。现在大将军驻扎在湖边,逐渐失去了民心,官员们感到恐惧忧虑,百姓们也很辛苦。他临终之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只有几天大的时候就被断奶了吗?又有谁会像从前那样,认为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呢?从开天辟地以来,有没有哪个朝代的宰相是靠小孩子来做的呢?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明白,这将会引发一场宫廷内的权力斗争,而不是一个人臣应该做的事。先帝中兴之业,留下的恩泽仍然在人民心中;圣明的君主聪明睿智,他的德行已经遍布整个朝廷。但你却打算违背道义,背叛你的国君,作为一个大臣,还有谁不会感到愤怒和遗憾呢?你家族因为受到国家的厚恩而变得显赫,现在你却这样行事,公然挑战军队的权威,宁愿成为一个忠臣而死于非命,也不愿意做一个小人活着。
- 或以为“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郗鉴曰:“群逆纵逸,势不可当,可以谋屈,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吏民惩往年暴掠,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忧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一战;旷日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智力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强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万一蹉跌,虽有申胥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乃止。
注释:
我收到了司徒导的一封信,他说:“最近听说大将军病得很重,有人传言他已经去世了。现在听说钱凤非常嚣张,想要发动叛乱;我以为你应当抑制那些不安分的人返回武昌,但现在你却和那些小人一起下来。你的这种做法,能像过去的大将军那样成功吗?过去那些奸臣扰乱朝政,使人们心中不安,就像我这样的人,心思都在如何帮助国家。现在大将军驻扎在湖边,逐渐失去了民心,官员们感到恐惧忧虑,百姓们也很辛苦。他临终之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只有几天大的时候就被断奶了吗?又有谁会像从前那样,认为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呢?从开天辟地以来,有没有哪个朝代的宰相是靠小孩子来做的呢?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明白,这将会引发一场宫廷内的权力斗争,而不是一个人臣应该做的事。先帝中兴之业,留下的恩泽仍然在人民心中;圣明的君主聪明睿智,他的德行已经遍布整个朝廷。但你却打算违背道义,背叛你的国君,作为一个大臣,还有谁不会感到愤怒和遗憾呢?你家族因为受到国家的厚恩而变得显赫,现在你却这样行事,公然挑战军队的权威,宁愿成为一个忠臣而死于非命,也不愿意做一个小人活着。
- 或以为“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郗鉴曰:“群逆纵逸,势不可当,可以谋屈,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吏民惩往年暴掠,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忧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一战;旷日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智力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强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万一蹉跌,虽有申胥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乃止。
注释:
有人建议说“王含、钱凤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们,苑城的防守很薄弱,我们应该趁军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皇上亲自出城迎战。”郗鉴说:“这些叛逆者放纵自己,他们的实力是无法抵挡的。我们可以用计谋来战胜他们,但很难凭借武力取胜。而且王含等人的命令不一致,他们抢劫抢夺不断,官员和百姓都因过去被抢劫而心存警惕,人人都自己守护着家园。如果我们趁着敌人顺从我们的机会来攻击他们,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吗?而且这些人没有长远的计划和远大的志向,只是依靠一次冲锋就能击败我们。如果我们等待的时间太长,一定会让那些有正义感的人们产生疑虑并让他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现在我们用比敌人弱的力量去对抗他们强大的势力,可以在一天之内决定胜负,也能在一瞬间决定胜败。如果他们失败的话,即使像文种、伍员这样的人才出现,也只能白白地去送死罢了。”皇帝听从了郗鉴的建议后就没有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