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西夷中郎将王腾袭杀并州刺史崔琨、上党内史王昚据并州降赵。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吏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耶!”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九十三 · 晋纪十五
译文:后赵西夷中郎将王腾袭击并州刺史崔琨、上党内史王昚,占据了并州投降了后赵。
注释: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卷九十三是其中的一卷,记录的是晋朝的纪事。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后赵西夷中郎将王腾袭杀并州刺史崔琨、上党内史王昚的事件。王腾利用并州刺史崔琨和上党内史王昚不在家的机会,趁机袭击他们,占领了并州,并向后赵投降。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一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同时,陶侃作为征西大将军,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的聪明、勤勉和正义,他对待百姓的方式也反映了他的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