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段末柸卒,弟牙立。
戊辰,立皇子衍为太子,大赦。
赵主曜立皇后刘氏。
北羌王盆句除附于赵,后赵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袭之,俘三千落,获牛、马、羊百馀万而归。赵主曜遣中山王岳追之,曜屯于富平,为岳声援。岳与石佗战于河滨,斩之,后赵兵死者六千馀人,岳悉收所虏而归。
杨难敌袭仇池,克之,执田崧,立之于前,左右令崧拜。崧瞋目叱之曰:“氐狗!安有天子牧伯而向贼拜乎!”难敌字谓之曰:“子岱,吾当与子共定大业,子忠于刘氏,岂不能忠于我乎!”崧厉色大言曰:“贼氐,汝本奴才,何谓大业!我宁为赵鬼,不为汝臣!”顾排一人,夺其剑,前刺难敌,不中,难敌杀之。
都尉鲁潜以许昌叛,降于后赵。
夏,四月,后赵将石瞻攻兗州刺史檀斌于邹山,杀之。
《资治通鉴》中关于晋纪十五的内容主要涉及几个重要事件,包括王敦诬陷周嵩和周莛、石瞻进攻兖州、石瞻攻会稽以及刘遐退保泗口等。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还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以下为详细解析:
- 王敦诬陷周嵩和周莛:
- 王敦指控周嵩和周莛与李脱图谋不轨,并在军中将其处死。这一事件反映了王敦对朝廷内部异己力量的强硬态度。
- 石瞻进攻兖州:
- 后赵将石瞻率军进攻并占领了兖州邹山等地,杀害当地官员。这一军事行动显示了后赵在东线的扩张意图及其对晋国领土的侵蚀。
- 石瞻攻会稽:
- 石瞻再次进攻会稽,并在战斗中杀死檀斌。此次进攻标志着石瞻对于会稽地区的重视,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控制该地区或作为对晋军的报复行动。
- 刘遐退保泗口:
- 刘遐在后赵军的压力下撤退到泗口进行防御。泗口之战是一次重要的抵抗,虽然最终刘遐战死但展现了地方势力的顽强抵抗精神。
- 石瞻攻击兖州:
- 后赵将石瞻继续向兖州进发,攻打兖州刺史檀斌,并且在战役中取得胜利,这进一步威胁到了晋朝在山东的统治。
- 石瞻攻会稽及泗口:
- 石瞻不仅攻击会稽,还在泗口发起攻势,尽管最终因多种原因未能长期占据这些地区,但持续的军事行动显示出后赵对周边领土的控制野心。
《资治通鉴》中的晋纪十五记载了一系列发生在晋末至南北朝初期的军事和政治事件,其中不乏对抗与战争的描述。通过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局非常动荡,国与国的边界问题、内部的叛乱和军事冲突不断上演,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苦难。